菜鳥變鳳凰 (高天佑)
阿里巴巴旗下企業的名字通常無甚霸氣,例如「螞蟻」金服和「菜鳥」物流,以示「人畜無害」低姿態。但大家逐漸意識到,這些「謙虛」名字或許是為遮掩馬雲作為超級戰略家的野心。例如近日菜鳥跟內地快遞一哥順豐爆發的轟烈商戰,撇開一切拗撬表象,底裏其實是關乎物流業今後「邊個做大佬」的關鍵對決,恐怕也是最後一戰。在國家郵政局介入下,雙方漏夜談判,極速恢復合作,重啟接口,驟眼看來「super打和」,實質顯示這隻「菜鳥」已「大到不能倒」。馬雲早於4年前「哺鳥」,當時很多人看不明白,現在才開始看清楚這是鳳凰,日後對阿里的貢獻不下於淘寶和螞蟻,其他科網巨擘今日恍然醒覺已經遲了太多。
數據共享非衝突關鍵
菜鳥物流於2013年5月成立,阿里、銀泰和復星(00656)各佔43%、32%和10%股權,五大快遞商順豐、圓通、申通、中通和韻達亦各有象徵式入股1%。據馬雲當時介紹,菜鳥將是純粹的大數據資訊平台,負責收集全國網購客戶的訂單以及快遞商的營運數據,藉此作出最具效率的物流安排;甚至在客戶正式落單前,已可預判各地區的貨物需求量,預先備好倉儲。馬雲強調,惟有如此集合全國業界力量,才可應付電商時代下以幾何級數暴增的包裹運輸需求;據他估計,中國的包裹運輸量將由2013年每日約3000萬個,到2025年左右增至10億個。
獨市生意控制全國訂單
為了讓快遞商放心菜鳥不會「爭生意」,馬雲一再重申「菜鳥絕不做快遞,不會買一輛貨車,也不會僱用一個快遞員」,聲言只是扮演為快遞商服務的角色,就像「菜鳥」這個名字一樣低姿態。不過,筆者早於2013年8月的〈國企入股順豐打「燒錢戰」〉一文已預先警告,馬雲的野心絕不止於此:「物流如同電訊和水電等基礎設施,需要極大的前期投入,而一旦建立起規模,後來者就很難加入競爭……現時大部分淘寶用戶使用順豐,待菜鳥『有毛有翼』,順豐隨時被人起飛腳。」
當然,所謂「起飛腳」,非指菜鳥會取代順豐、圓通等快遞商,捲起衫袖自己去送貨。相反,馬雲完全遵守承諾,菜鳥至今沒買一輛貨車,沒僱一個快遞員,真的只是為快遞商提供服務。問題在於,菜鳥自稱為「服務商」看似很謙卑,它做的卻是獨市生意, 不但掌握了全國的網購客戶以及快遞商訂單和運力等大數據,更已經開始為快遞商發出統一制式的電子訂單,下一步就是為全國快遞商進行訂單分配和運力分享。
然而,菜鳥這「謙卑的服務商」令快遞商作為客戶根本無其他選擇,惟有乖乖付款幫襯菜鳥以及其他阿里系配套服務(例如阿里雲、支付寶)。再者,菜鳥摸清了所有快遞商底子,為了促進電商生態健康,在分配訂單時只會容許快遞商賺取合理利潤,最好是「食佢唔飽,餓佢唔死」,給予網購客戶最大程度讓利,如此才符合馬雲的「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宗旨(合作夥伴排第幾?)。由此看來,快遞商表面上是菜鳥的「尊貴大客」,實際上相當於為後者打工賺取血汗錢。
畢竟菜鳥自4年前哺育, 至今已成為中國電商和快遞行業,甚至是整體經濟和社會不可或缺的一個機制,所謂大到不能倒。順豐和其他科網巨擘現在才打算另起爐灶,恐怕太後知後覺了。現在一切恢復如常,表面看來「super打和」,實際上順豐日後更難有機會再發動「三藩之亂」,菜鳥的霸主地位更不易受到動搖。
更多高天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