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DNA測試者破2600萬 門檻降 在家抽細胞樣本普及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遺傳基因(DNA)測試,近年門檻大幅下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指出,至今年1月累計有2600萬美國人把自己的DNA加到商業血統數據庫中。若發展步伐持續不變,預料當地最快於24個月內,可保存逾1億人的基因組數據。
消費者愈來愈關心健康,在電視及網上營銷推動下,不少人會在商店購買DNA測試套裝,成本更低至59美元(約460.2港元),即可自行在家中抽取細胞樣本,例如唾液或口腔組織,再寄回廠方用晶片分析,以拆解箇中的基因密碼,例如患癌等健康風險。
兩企財雄勢大壟斷市場
報道又指出,現時美國兩大市場領導者,分別為猶他州的Ancestry及加州的23andMe,兩者瓜分當地逾八成市場,擁有世上最大的人類DNA數據庫,足以追蹤幾乎所有美國人的關係,例如是否有特殊血統,包括那些從未購買測試的人。
這兩間私營公司規模龐大,擁有雄厚的財務及法律實力,意味對手很難與之競爭,例如Ancestry為大數據工程師、電腦生物學家等,開設了70個工作崗位。隨着加入數據庫的人愈多,客戶愈方便尋找親屬或追溯血緣,對藥物研究更相得益彰。
除了血統見解外,23andMe是美國唯一可以提供遺傳疾病檢驗報告的公司,去年它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為消費者測試兩種乳腺癌基因,最近更可評估患上前列腺癌的機會。
數據去向難控漠視私隱
本港方面,亦有生物科技初創Prenetics,提供千餘元的DNA測試方案,分析8種常見癌症的健康風險,包括乳癌、胃癌、胰臟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大腸癌、黑色素瘤及子宮癌,讓消費者得以提高警覺,及早預防某些遺傳疾病。
不過消費者的DNA紀錄,就像社交網絡的帖子,或者位置數據一樣,一旦交出便無法控制去向,甚至被應用在刑事調查上。例如一間美國小型科企Family Tree DNA,本月初允許聯邦調查局(FBI),上傳犯罪現場取得的DNA樣本,跟公司200萬客戶的數據作比較,被轟漠視用戶的私隱。
延伸閱讀:
DNA測試防癌於未然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馬斯克發功|xAI獲C輪融資 估值升至3510億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獲C輪融資60億美元(約468億港元),主要投資者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BlackRock、Fidelity、Lightspeed、MGX、摩根士丹利、OIA、QIA、紅杉資本、Valor Equity Partners、Vy Capital,輝達(Nvidia)、超微半導體(AMD)等。
- Posted December 31, 2024
- 0
-
天才少女|95後AI天才羅福莉 雷軍年薪千萬羅致
小米(01810)計劃大力投入AI大模型領域,內地媒體報道,小米創辦人兼董事長雷軍以千萬元人民幣年薪,招攬DeepSeek開源大模型DeepSeek-V2的關鍵開發者羅福莉,領導小米AI大模型團隊。
- Posted December 31, 2024
- 0
-
字節跳動|傳擬斥546億購輝達晶片
據美國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字節跳動(ByteDance)計劃在2025年斥資最多70億美元(約546億港元),向輝達(Nvidia)購買晶片,以拓展人工智能(AI)業務。
- Posted December 31, 2024
- 0
-
二〇二五太空科學強國夢(鄧淑明博士)
明天便踏入2025年,在此謹祝各位讀者繼續持盈保泰,身心康健。二十一世紀匆匆已走過近四分一。回顧過去20多年,香港經歷了兩次疫情,社會、政治和經濟也見證了大起大落;科網熱潮雖然在千禧年伊始便爆破,但其核心──互聯網今天已變成生活必需品。那未來的20多年又將如何?
- Posted December 31, 2024
- 0
-
科大新技術|提升無掩模光刻效能
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全球首創一款深紫外microLED顯示陣列晶元,當中可配合無掩模紫外光光刻技術,提升其光輸出功率密度準確性,並以較低成本及更速效的方法,推動半導體晶片生產的技術發展;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光子》。
- Posted December 31, 2024
- 0
-
AI數據中心隱患|令供電不穩 影響周邊社區 家電故障率增
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相當耗電,部分運算叢集位處大城市附近,令當地家庭供電出現不穩,增加電器損壞甚至起火風險。
- Posted December 31, 2024
- 0
-
中美爆科技戰 供應鏈加速兩極化(方保僑)
美國政府對中國企業的制裁,從內地電訊商華為、短片平台TikTok、大疆創新(DJI),近期再到路由器製造商聯洲技術(TP-Link),已成為中美科技戰不容忽視的一環。
- Posted December 30,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