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公共研發投資的越位陷阱 ─評2016《施政報告》(張恩榮)
政府千呼萬喚的創新及科技局在《施政報告》中佔不少篇幅,就團結香港基金的政策建議有所回應。當中包括有關推動智慧城市、內地合作機遇等政策,能善用本港優點去培育創科產業。《施政報告》亦針對香港創業氣氛不濃的弱點,設立配對基金以鼓勵專業投資基金投資本港初創公司,這是創科政策的一個進步,但仍有不少改良的空間。
《施政報告》鼓勵初創企業的投資,但政府和社會必須擁抱不怕失敗的思維,要明白即使在矽谷,成功創業者往往經歷過多次失敗;社會和官僚若過分保守,便會重現大疆(DJI)申請政府資助被拒,最終選擇落戶深圳,令香港與新晉世界級企業擦身而過的遺憾。政府的願景與成果有差距,每每因政策未到位。楊偉雄局長剛上任便提出增大私營研發投資的願景,但《施政報告》政策力度不足,恐怕重蹈覆轍。
港商界消極 研發費用偏低
比較鄰近地區和OECD國家,香港除了在社會總體研發支出遠低於國際外;而私營開支佔不足當中一半,更是一個異常的現象。環顧全球先進地區,公私營投入研發資金比例一般為四比六、三比七;香港公私營投入比例卻徘徊在「六四比例」,公營投入有「越位」之嫌。「越位」並非政府投入多,而是商界投入偏少。
政府意識到問題,推出配對私人風險投資基金,試圖鼓勵私營研發活動,看來對症下藥。但實際上,私營研發投入少,是香港創科產業落後的病徵,而非問題根源;故若單靠現行建議,只算是「頭痛醫頭」。《施政報告》正確指出「香港的科研力量集中在大學」,大學理應是創科政策核心,可是《施政報告》有關鼓勵大學人才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產品的政策力度太弱,楊局長要達成願景恐怕不容易。
科技產業能否成功,歸根究柢,在乎是否有足夠科研人員提供各種適合社會需求的產品。香港私營研發投資一直很少的主因,除了科技產業的規模細而難以吸引人才入行的惡性循環;也由於大學的研究撥款機制失衡,窒礙科研人員從事把知識轉移到社會的工作,導致「上游」的基礎科研難以流向「下游」商業應用。商界難覓可供投資的項目和人才,投入自然少。在香港缺乏大型科技企業的情況下,大學更是政府必須重視培育的競爭優勢。
政府決定預留資金鼓勵更多中游及應用研究的政策,針對現有缺口,方向非常正確;香港科研力量的確集中在大學,投資以大學為基礎,亦理所當然。但只有20億元基金,每年投資收入實際不到1億元,能期望什麼成果?《施政報告》的「半桶水」藥方,難成為大幅提升私營研發投資的靈丹。此外,創科局有關撥款必須借助研究資助局(研資局)的評審經驗,讓有能之士盡情發揮,否則極可能重現創新及科技基金「走寶」的情況。
應增科研資金 推動商品化
要收復科創失地,政府斷對了症,還要「落重藥」,大幅增加大學研究資金,推動更多研究項目,特別是跨學系、跨院校、大型、卓越的項目,以及更多能促進應用和商品化的科研項目,方能吸引商界參與,真正可持續地提升私營研發投入。此舉同時讓有志投身科研的年輕人看見職業前景,念科學畢業不會失業,吸引更多人才,把惡性循環扭轉成健康生態。
政府大力投入資源活化科創生態圈,才能達到私營研發為主的長遠政策目標。事實上,根據英國商業、創新和技能部2015年的報告,公共研發開支對吸引私人研發開支構成顯著的「擠進效應」,英國公共研發開支每增1英鎊,私人研發開支便提升1.13至1.6英鎊。再者,一個機構投資在研發,回報往往惠及整個社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2004年指出,在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國家,專利數量每多1%,人均生產總值會增0.08%;而在非OECD國家的增長更高。除了經濟增長以外,也有研究指投資研發有助增加社會向上流動性及創造就業,絕對用得其所。《施政報告》提出鼓勵大學進行更多中游及應用研究的金額實在太少。
由政府暫時擔當比例較重的研發投資者,是一種手段;長遠而言,社會的共同願景都是由企業主導創科產業。香港能否善用優勢,在創科界更進一步,視乎政府的膽識和承擔。一個好的「科創聯繫人」,不能單在場邊做球僮「睇多過做」,而是要做一個善於找出缺口及二傳的「柱躉式中鋒」,掩護各界隊友後上攻門,助港隊在科創場上爭取佳績。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趨勢|OpenAI多地推AI代理工具Operator
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正在向澳洲、巴西、加拿大、印度、日本、新加坡、南韓、英國等地的ChatGPT Pro用戶推出人工智能(AI)代理工具「Operator」,可以代表用戶執行任務。
- Posted February 21, 2025
- 0
-
AI大戰丨OpenAI擬下周推GPT-4.5 GPT-5或5月登場
美國傳媒報道,OpenAI將最快下周公布其最新人工智能(AI)模型GPT-4.5,而GPT-5則有望於5月下旬發布。更新後的GPT-5將對ChatGPT的使用方式進行重大改進,統一OpenAI的o系列和GPT系列模型,減少使用者選擇模型的困惑。
- Posted February 21, 2025
- 0
-
AI Pin|襟章策略失利 新星初創被HP收購
美國科技巨企惠普(HP)擬斥資1.16億美元(約9億港元),收購當地初創Humane大部分股權,接收對方多數員工、人工智能(AI)平台Cosmos,以及超過300項專利權,有關交易預計本月底完成。
- Posted February 21, 2025
- 0
-
全新視角觀賞熊貓寶寶生活(林國誠)
「熊貓TV」正式進入第二階段,新增設置於「大熊貓之旅」的6支鏡頭並引入多項嶄新功能,讓市民能以全新視角、多角度、更自由的方式觀賞「盈盈」、「樂樂」,以及牠們的龍鳳胎寶寶「家姐」與「細佬」的生活點滴。隨着這些升級功能的推出,熊貓熱潮勢必再掀高潮!
- Posted February 21, 2025
- 0
-
進軍電玩界|微軟推Muse動作模型 生成式AI闖遊戲開發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有助改革創新工業發展。微軟(Microsoft)研究團隊介紹一款名為Muse的「世界及人類動作模型」(WHAM),有關成果由微軟研究院旗下「遊戲智能」、「可教學AI體驗」兩組人員,跟英國劍橋遊戲開發工作室Ninja Theory合作完成。
- Posted February 21, 2025
- 0
-
理大夥中移香港拓6G應用
香港理工大學與中國移動(香港)創新研究院達成合作協議,並簽署合作備忘錄及合作項目協議。校長滕錦光(後排左二)稱,今次合作充分發揮學術界與業界的協同優勢,雙方將聚焦戰略性的科技領域,包括人工智能(AI)、6G及Web3等範疇的技術革新及應用。
- Posted February 21, 2025
- 0
-
Apple新機|iPhone 16e今預訂 入門版售5099元
Apple 發布最新款智能手機iPhone 16e,搭載最新一代A18晶片及4核心圖像處理器(GPU),可流暢運行Apple Intelligence,例如AI寫作工具、Genmoji、Image Playground等人工智能(AI)功能。
- Posted February 21, 2025
- 0
EJ Tech Video
POPULAR POSTS
-
Grok 3|馬斯克「最醒」AI模型登場 Grok 3香港可用 月費170元
-
點語成丹青|港首辦成語變畫作AI比賽 120間中小學參與 收逾千作品
-
AI「炒散」|AI模型接編程散工 獨立開發力遜人類
-
EzyGreenPak|環保袋減廢遇熱水即溶 港EzyGreenPak專利 今屆渣馬採用
-
EzyGreenPak|自家平台監控碳排 助家族工廠轉型
-
DeepSeek|據報新增互聯網訊息服務
-
AI大戰|馬斯克聊天機械人Grok 3亮相 稱性能勝DeepSeek
-
神經元記錄|哈佛研CMOS矽晶片 記錄神經細胞活動
-
X危機?|馬斯克旗下X傳以3432億估值洽融資
-
AI研究院|理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