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器助柏金遜患者走路 (MedEXO Robotics 禤彥勳)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禤彥勳參與港大DreamCatchers 100K及MedTech Hackathon比賽,獲10萬元資金作開發用途。 (港大圖片)
不少柏金遜症患者舉步維艱,因控制手腳出現問題。本港初創MedEXO Robotics研發了一款穿戴式裝置,讓患者可藉視覺、聽覺及觸覺,重拾走路節奏。《信報》StartupBeat請來其創辦人及行政總監禤彥勳,分享產品研發經驗,探討如何以助行器幫助有需要的人士。
主持:(朱)朱美俞《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禤)禤彥勳 MedEXO Robotics創辦人及行政總監
朱:作為醫療硬件初創,可否講解其產品及服務?
禤:柏金遜綜合症(Parkinsonism)為腦神經科疾病。礙於腦部神經障礙,患者肢體難以自控,甚至出現顫震、步履不穩等症狀,亦較常因失衡而跌倒;其中步態凍結(Freezing of Gait)更是患者常見病徵之一。
鐳射燈響鬧震動提示
針對柏金遜患者需要,公司於是開發穿戴式裝置,冀改善其手腳控制能力。後來,團隊以助行器為切入點,病人只需將之掛在腰間,內置的感應器就能偵測步行數據。通過視覺(鐳射燈)、聽覺(響鬧)及觸覺(震動)提示,向大腦傳遞訊息,指引他們面前的行走路徑。
以鐳射燈為例,病人啟動相關模式後,裝置前方就發出鐳射光線,他們可循着光線試走直路;至於震動模式,則以聲音頻率為患者提供不同步伐節奏。
朱:產品研發的過程中,你遇到什麼困難?
禤:坦白說,初創早期最缺乏資金與經驗。研發方面,MedEXO Robotics源於本人在英國留學時的研究題目,其後寄望學以致用,把概念轉化為現實的穿戴式裝置,冀藉機械手套改善患者手震問題,惟於英國集資失敗。
2016年回港後,眼見本地初創氛圍漸濃,各大院校紛紛舉辦創業比賽,於是我硬着頭皮參加當年香港大學創新及創業中心(iDendron)舉辦的「DreamCatchers 100K」及「MedTech Hackathon」比賽,最後有幸入圍並獲得10萬元資金;更獲安排到訪瑪麗醫院,得以諮詢醫生專業意見,並親身了解病人需要。

本港人口老化日趨嚴重,對醫療設備的需求漸見殷切。(資料圖片)
以研發機械手套為例,用戶的體驗不理想,因他們期望戴上手套後,就不手震,否則寧願服藥。另根據團隊的預算,定價要5000至6000元,才能應付開發成本。經反覆思量,我們重新探討市場需要,藉此機會汲取教訓,以免白費辛苦籌得的資金。
商品化方面,相對於編寫軟件,硬件開發成本較高。硬件初創須平衡各方考慮,例如資金是否充裕、投資者期望等。以開模具為例,就須動用10萬元;較細緻的模更索價20萬至30萬元,稍有差池就前功盡廢;產品在推出市場之前,未能以最完美版本亮相。
朱:公司有何營銷策略?
禤:由於公司主打小眾市場,市場營銷策略有別於其他初創,鋪天蓋地式的廣告行銷手法未必能夠接觸目標客戶。因此,我們採用「B2B2C」經營模式,透過聯繫瑪麗醫院、香港柏金遜症會、復康中心及老人院等機構,轉介有關病人協助產品測試;或於有關機構作針對性的廣告宣傳,以接觸受眾及其家屬。
以老人院為例,他們持續接收長者,當中或有柏金遜患者。他們會事先向公司採購好助行器等設備,預留在中心備用。一旦遇到有需要的患者,就可隨時訓練步行。而當患者試用後,若有意自行購買,就達致B2C效果。
朱: 有否打算進軍海外市場?
禤:本港柏金遜患者約有1.2萬人,若只做本土生意,公司難以經營下去。為積極打入海外市場,我們已聯繫英國、愛爾蘭,以及台灣分銷商協助營銷,並正跟挪威、丹麥、法國等企業洽談合作。除了歐洲市場,今年4月亦到過加拿大,為進軍美加作部署。
做足專利保障才北上
醫療初創若要進軍海外,必須留意旗下的產品有否申請FDA(美國食物及藥品管理局)等醫療證明,方可於有關市場銷售。MedEXO Robotics的產品定位現時主打輔助式工具,即以非醫療級別器材銷售至海外。未來若產品大賣、盈收有餘,我們就投放更多研究資源,為產品醫療成效提供數據,為申領FDA認證鋪路。
內地市場有別於歐洲做法,前者對醫療器械的要求不同,或要索取產品的醫療認證,反而歐洲卻未必需要。我個人建議,進軍內地要格外留神,慎防產品被快速抄襲。初創必須為專利做足功課,冀盡快獲得醫療認證;若然消費者在淘寶搜尋同樣貨品,亦能憑證明辨別正貨。

穿戴式裝置通過視覺(鐳射燈)、聽覺(響鬧)及觸覺(震動)提示,向大腦傳遞訊息,指引他們面前的行走路徑。(受訪者提供)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電動車大戰|Tesla中國停售Model S和Model X新車
Tesla中國官網取消了Model S和Model X兩款電動汽車的「立即訂購」選項。這兩款車型的在華銷售完全依賴在美國生產並出口至中國,而中美兩國的關稅大戰正在持續推升成本,並擾亂供應鏈。
- Posted April 11, 2025
- 0
-
電動車之戰|Tesla新款Cybertruck售價逾54.5萬
Tesla 於美國推出新款Cybertruck,售價69990美元(約54.59萬港元),扣除7500美元稅務減免,則為62490美元。而新款Cybertruck長續航版是目前三款車型中最便宜。
- Posted April 11, 2025
- 0
-
AI魔法時代降臨(林國誠)
近日,一打開社交媒體,隨處可見朋友分享的人工智能(AI)生成漫畫頭像,這些風格各異的創作,有的像日系動漫,有的似美式插畫,已成為新興的社交潮流。
- Posted April 11, 2025
- 0
-
OpenAI|協助產業建專屬模型
ChatGPT開發商OpenAI啟動「先鋒計劃」(Pioneers Program),旨在推動人工智能(AI)於實際應用領域的發展與部署,協助企業提升模型效能、解決產業痛點。
- Posted April 11, 2025
- 0
-
WordPress|AI建立器數分鐘生成網站
託管平台WordPress.com推出一款人工智能(AI)網站建立器,讓人可利用AI聊天介面,創建一個能夠運作的網站,有助跟Squarespace及Wix等平台競爭。
- Posted April 11, 2025
- 0
-
Shopify|要求盡用AI節省人手
加拿大電商平台Shopify近日發布內部備忘錄,明確表示人工智能(AI)將成為公司日常工作的基本工具,員工必須把AI整合至工作流程,否則將無法獲得額外資源或人手支持。
- Posted April 11, 2025
- 0
-
Ironwood|谷歌新TPU出爐 攻推理訓練
谷歌(Google)周三(9日)在美國召開年度大會Google Cloud Next,超大規模運算及代理生態系統成為核心主題。現場發表第七代張量處理器(TPU)Ironwood,為谷歌首款專為推理訓練工作而設計的TPU晶片。
- Posted April 1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