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網巨擘聯手鋪海底光纜 佔用全球66%流量 擴競爭優勢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南太平洋島國湯加日前海底火山大爆發,該國附近海底光纖電纜受損,料最快兩星期方可修復。海底光纖電纜對國際通訊極其重要,過去主要由電訊公司或各國政府投資、控制及使用。《華爾街日報》報道,近年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前稱Facebook)及亞馬遜成為主導者,66%海底光纖電纜容量由上述科企巨頭佔用,而在2010年這些科企只佔用不足10%。
海底光纖電纜涉及全球95%數據流量,全球現時有超過400條電纜正在運作,電纜總長度達130萬公里,足以圍繞地球30多圈。預計到了2024年,全球將有逾30條數千公里長、連接南極洲以外不同洲份的長距離海底光纖電纜,由微軟等4間科技巨頭擁有,這些投資有助科企擴大競爭優勢。
2020年傳輸量增41%
《華爾街日報》指出,電訊業市場調查機構TeleGeography研究副總裁Timothy Stronge認為,科技公司巨額投資海底光纖電纜,主因是向其他海纜營運商購買容量的成本增加,而自己亦希望得到更多頻寬。該機構一項報告更指出,科技巨頭涉足海底光纖電纜後,2020年全球數據傳輸量增加41%。
對科技巨頭而言,能使用的海底光纖電纜愈多愈好,盡量避免過度依賴個別電纜,否則一旦出現技術故障,隨時釀成大規模停機。為此科技巨頭不惜跟對手合作,例如連接美國弗吉尼亞州及西班牙畢爾包、長達6600公里的Marea Cable海底光纖電纜,便是由微軟、Meta,以及西班牙電訊商Telefónica旗下的Telxius共同擁有,亞馬遜則獲准使用。
谷歌獨擁3條保服務暢順
科技巨頭跟電訊商合作投資海底光纖電纜,有助證明自己仍是互聯網科企,而非提供電訊服務的電訊商,以避開針對電訊商的法規要求。與此同時,谷歌現時獨家擁有3條海底光纖電纜,估計明年將可增加至6條。
《華爾街日報》引述谷歌網絡技術及基礎建設資深總監Vijay Vusirikala稱,此舉旨在保證谷歌搜尋和YouTube影片串流服務暢順,並讓其雲端服務保持競爭優勢。
專門研究數碼交易及數據流動的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Joshua Meltzer表示,透過擁有海底光纖電纜,科技公司可減少提供服務(例如搜尋器、社交媒體、串流服務)的成本,亦擴闊了「護城河」(即抵擋對手進逼、維持競爭優勢的能力),「最終令自己在所屬領域更具主導性。」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區塊鏈技術為數碼經濟奠基(林國誠)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數碼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應用已超越加密貨幣的範疇,廣泛滲透至供應鏈管理、電子病歷管理、跨境支付及版權保護等多個領域。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善用科技對抗網上假消息(黃岳永)
引發情緒反應的聳動標題,才能吸引讀者關注。因此,要避免受騙或成為散播假消息的幫兇,就需要具備辨別事實與虛構的能力。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AI醫學|化學諾獎團隊用AI 設計抑制蛇毒蛋白質
蛇毒含有複雜的毒素混合物,大部分成份是蛋白質。獲頒2024年化學諾貝爾獎的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貝克(David Baker),其團隊以一款人工智能(AI)軟件工具RFdiffusion,設計了全新的蛋白質,聲稱能夠抑制眼鏡蛇的三指毒素(3FTx)。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Microsoft Copilot|加推Copilot Chat 逐條訊息收費
微軟(Microsoft)為企業用戶推出新產品Microsoft 365 Copilot Chat,服務以OpenAI旗下GPT-4o的人工智能(AI)模型為基礎,讓用戶提出與業務相關的問題、建立工作流程自動化或產生圖像等。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OpenAI|美印測試 手機號碼開戶
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正於美國及印度測試一項功能,容許新用戶毋須電子郵件,以手提電話號碼註冊新賬戶,惟未計劃推廣至其他地區。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中國發明|極速機械豹 每秒最快跑10米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人形機器人創新研究院,聯合鏡識科技有限公司、凱爾達(688255.SH)焊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黑豹2.0」,號稱是全球跑得最快的「四足機械人」。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去中心化社媒崛興 回歸原創內容
隨着短片分享平台TikTok在美國遭封殺在即,Meta放寬旗下應用程式的內容限制,以至社交平台X(前稱Twitter)持續改動演算法等,社交媒體世界掀起轉會潮。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