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啟蒙 AI百年難超越人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近年成為熱門的人工智能、智能機械人科技, 科幻小說家艾西莫夫(Isaac Asimov)早於1942年的經典作品I, Robot【圖】就作出探討;半世紀後,同名電影(港譯《智能叛變》)亦以此為題材。
「I, Robot是我投身機械人的初衷」,Agile Robots(思靈機器人)聯合創辦人陳兆芃在訪問時坦言,「我從小就看Isaac Asimov的機械人三部曲,他相當於我投身機械人行業的啟蒙導師。」
取材自I, Robot的電影《智能叛變》,亦提到機械人的設計者以「機械人三大法則」,來確保人工智能機械人必須服從及不得傷害人類。電影就由不信任人工智能的警探為主角,帶出連串涉及人類與機械人未來關係的反思。
面容添卡通元素增信任
隨着思靈加速研發「更加像人」的機械人,如何化解人類對智能機械人的不信任甚至恐懼?「機械人的外貌很重要,雖然人類天生會對跟自己不同的人或物感到害怕,但機械人太像人類的話,反而更讓人畏懼。」陳兆芃透露,公司未來推出的服務型機械人,外貌會與人類似,「但(面容)加入卡通元素」。
公司目標讓機械人進入千家萬戶,提供取物移動、烹飪、煮咖啡等廣泛服務,惟陳兆芃相信,機械人不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崗位,大眾毋須為此擔憂。「例如做手術方面,透過採用手術機械人輔助,我們可以讓大量二三流醫生的手術做得更好,這樣不會取代醫生,而是讓更多人享受到醫生的更好服務。」
「從我們對技術的了解,機械人的智能在未來100年,都無法超越人類。」陳兆芃指出,人工智能仍然是相當局限的應用,與人類智能有巨大差距。
「人類經過數百萬年進化,是今日人工智能遠遠達不到的。」他舉例,透過輸入數百萬張圖像訓練,人工智能系統可以辨識人臉,「但它摸過上百萬種東西嗎?沒有。它要了解上千萬種東西,怎麼抓、怎麼拿,這個杯子才不會弄碎或掉下來,這些智能現在還是零,學習過程還需要很長時間。」
陳兆芃總結:「思靈機器人的研發方向是,要真正讓人工智能接觸真實的物理世界,這將是個巨大的跨越,而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
延伸閱讀:
Agile Robots盼機械人融入家中 鄭志剛領投 完成A輪融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