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Miss
真菌毋懼輻射 可在火星存活
By 信報財經新聞 on February 24, 2021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真菌孢子在平流層上,被紫外線照射5小時,發現黑曲霉仍然存活。(DLR圖片)
美國太空總署(NASA)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上周四順利降落火星地表上的隕石坑。不過,在人類探測火星時,來自地球的微生物可能正無聲無息地污染該星體。最近有學術研究發現,黑曲霉這種黑色黴菌,能在高輻射環境下存活,論文周一(22日)發表於《微生物學前沿》期刊。
人造污染風險惹關注
為測試微生物對火星環境的承受力,美國太空總署與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在2019年9月進行一項MARSBOx實驗,把9種不同類型的微生物樣本,包括黑曲霉、金黃葡萄球菌等真菌孢子,放在科學氣球的石英圓盤上,升至離地38公里的平流層;樣本被紫外線照射5小時,暴露於太空輻射的強度相當於人體皮膚曬傷水平的千倍以上,環境跟火星極為相似。結果發現,黑曲霉在實驗後仍然存活。
美國太空總署去年7月更新政策,旨在確保地球生物或其他污染物不會在不知不覺間被送到其他行星。研究論文首席作者Katharina Siems指出,隨着載人火星任務即將展開,須了解跟人類相關的微生物會如何在火星環境生存,對太空人可能構成什麼健康威脅。不過,某些微生物對太空探索是無價的,或有助生產糧食及物資供應,這對遠離地球的人類尤其重要。

微生物如何在行星生存,對太空人健康尤其重要。(NASA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