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須保持心態平靜 (鄧淑明博士)
本文作者鄧淑明博士,為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以及團結香港基金顧問,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新冠疫情何時平息暫未有定論,但不少專家都叮囑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例如成功研發愛滋病治療方案的專家何大一臨危授命,正火速研製疫苗,不過他也直言,這個病毒困擾我們的時間相信會比預期長,因為要掃除這樣廣泛傳播的疾病,一如以前的天花,人類要花上20年才能完全殲滅。
疫情令很多人情緒低落,本港在1月至2月初進行的調查顯示,有98%受訪者對疫情表示焦慮,平均焦慮指數更屬「達臨界點」的危險水平。內地在同一時期,也是疫情最嚴峻的時候,訪問了全國逾5.2萬人,發現35%受訪者明顯受此困擾,而且教育水平愈高,對疫情的情緒反應愈明顯。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在3月中的調查亦發現,超過四成受訪者感到焦慮和緊張,而低收入者情況最嚴重。
同時,這些負面情緒可能在疫情平息後仍會維持好一段時間。中文大學在2003年「沙士」疫潮結束後,分別於同年和翌年兩次訪問香港市民,了解他們對此疫症的看法,發現超過七成市民疫後依然避免到醫院,很多人事後仍舊感到無助、驚恐。
今次的病毒似乎並不兇猛,但傳播力強,很多人時刻擔心不知自己何時會染病,又或會否成為無病徵的帶菌者,令親友同事受累,日夜承擔很大的心理壓力。
有台灣學者在2008年向百多名乳癌患者進行調查發現,她們在確診前的焦慮程度遠比確診後高。面對未來的不確定,人類往往手足無措,不少研究指出,「未知」是人類最深層的恐懼,大腦會藉想像來填補認知的空隙,卻常常偏向壞方向,因此會加深憂慮,惡性循環下,日常生活及情緒大受影響,惡化下去更可能變成焦慮症。
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我認為盡量維持原有的生活作息十分重要。例如現時在家工作的你,可以跟往常一樣,早上吃過早餐後,便換掉睡衣令自己意識到要由休息狀態進入工作模式。退休人士不能和朋友一起晨運,早上也可以在家照平常時間做運動;不便去酒樓一盅兩件,也可以自己沏壺好茶……重點是盡量依循平常的生活模式,同時,每天制定一個小目標或要完成的事情,減少胡思亂想的時間。
此外,留意疫情資訊包括社交媒體消息固然重要,但也毋須經常查看,每天一兩次、每次15分鐘便足夠,否則只會令人愈看愈焦慮。疫情始終會過去,在小心防疫之外,心態上我們也要保持平靜,才能安渡這次危機。
(編者按:鄧淑明博士最新著作《你未來就緒嗎?》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鄧淑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