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北辰斥政府拒開放網約車 智慧藍圖不提共乘是「醜事」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香港地少人多,交通經常擠塞,寸步難行。港府去年12月公布《智慧城市藍圖》(下稱藍圖),便針對「智慧出行」提出新措施,如安裝智能交通燈、提供實時交通資訊,讓交通營辦商開放數據,促進共享經濟發展。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田北辰形容,藍圖沒有提及「共乘」是一件醜事。
上周四(11日),東鐵線因訊號故障,全線服務一度暫停。田北辰認為,現時巴士不足,市民在無選擇下,只好乘搭港鐵,可是港鐵根本無法負荷龐大的載客量。他續稱,現時全球的大趨勢都是發展網約車,但政府仍不開放市場,藍圖「只是口號」。
本港登記的私家車數目近年急升,消費者委員會資料顯示,由2012年約49萬輛增至2017年超過59萬輛,5年間升幅高達兩成以上。香港泊位嚴重不足,加上馬路狹窄多彎,當遇上繁忙時間,車流就會出現樽頸。
田北辰指出,網約車與的士的角色,就如村巴與專營巴士般可以互補不足,而非互相競爭。共乘可減少路面私家車數目,若網約車合法化,將有助改善塞車問題;運輸署亦不必擔心車流,而拒絕增加巴士路線。
全球排名遜星日韓
不少港人使用共乘服務時,同時配搭公共交通工具。根據 Uber 提供的數據,逾三成香港用戶會於港鐵站附近直接乘搭Uber前往目的地;或使用Uber接駁不同的港鐵站,作為旅程首尾站的交通選擇。
Uber香港區總經理佘雋知接受訪問時強調,藍圖雖未有提到共乘,但也可見政府要疏導交通擠塞的決心。他又以曼谷、新加坡等地方為例,當地塞車問題同樣嚴重,惟都有開放共乘市場。去年外國有調查提到,本港對汽車共乘的態度,對於發展智慧城市舉足輕重,拖累了在這方面的全球排名。
智能停車系統公司EasyPark發起的「2017智慧城市指數」(Smart Cities Index 2017),評估全球500個大城市在交通及流動性、可持續發展、創新經濟及數碼化方面的表現,香港只有5.29分,全球排名第68位,遠低於新加坡、東京、首爾,甚至台北等亞洲城市。
EasyPark報告列出的細項顯示,以汽車共乘為例,本港缺乏Uber等召車服務,全球只排名第95位;被視為可靠、有效率的公共運輸,全球排名不算高,位列第62位。
實時資訊有利轉乘
去年發表的《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報告披露,本港公共交通繁忙,每天載客約1259萬人次,比例為全球最高。
交通資訊平台Citymapper服務全球約39個城市,用戶可透過手機程式,查詢最短的轉乘路線,現已跟港鐵、電車合作。其香港總經理蘇頌禮透露,該公司曾與本地巴士公司接洽,但未能獲得車隊的實時資訊。為計算巴士的到站時間,目前只能按照運輸署靜態資訊,如位置圖、路線、固定班次時間等,惟數據只更新至去年11月,難以反映即時交通狀況。蘇頌禮坦言,「在發達城市中,香港算落後」。
針對智慧出行,港府計劃從2020年起在所有主要幹線上,安裝約1200個交通探測器;另於公共運輸交滙處以及1300個有蓋巴士站,安裝新式的資訊顯示屏,發放專營巴士實時資訊。
回應藍圖的改善建議,蘇頌禮以新加坡為例,當地政府把所有巴士購回,只把營運權交給服務商。以合約模式取回主動權後,所有數據都屬於政府,車上放任何感應器亦可;並能夠把資料公開,容許第三方使用,開發更多應用方案。
推動數據共享方面,港府將於2020年起建立大數據分析平台,如透過「資料一線通」(data.gov.hk)網站,開放更多公私營機構的數據,讓政府部門實時分享資料。對於香港能否成功追落後,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鄧淑明博士建議,當局不妨效法新加坡,以匿名手機數據,分析乘客的出行模式,如月台人數及流向等,有助營運者規劃班次;一旦地鐵發生事故,亦能有效疏導人流。
利益分配妨礙創新
鄧淑明認為,本港可模仿美國洛杉磯,設立「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SDI)﹔甚至像紐約通過「開放數據法」(Open Data Law),規定不同機構把公共數據存放在政府的單一平台上公開,類似措施均有利推動智慧城市發展。
港府去年委託羅兵咸永道為顧問,就智慧城市政策進行研究。報告提出港府須處理共乘問題,可是藍圖卻隻字不提。
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稱,「政府說搞智慧城市,實則就只想搞科技,不想搞創新。欲將舊東西『拆牆鬆綁』,卻選擇迴避。」當局態度冷淡,主因是官僚主義,不想開罪既得利益者。
莫乃光期望,當局要有氣魄及幹勁,對藍圖要具有願景及規劃。「政府常說要追落後,我不想它只是『謙虛』了事。」例如應進一步檢討現行法例,刪除不合時宜的條文,以扶助新經濟健康發展。
[ English Version ]
Tien says HK should open market for ride-hailing services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區塊鏈技術為數碼經濟奠基(林國誠)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數碼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應用已超越加密貨幣的範疇,廣泛滲透至供應鏈管理、電子病歷管理、跨境支付及版權保護等多個領域。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善用科技對抗網上假消息(黃岳永)
引發情緒反應的聳動標題,才能吸引讀者關注。因此,要避免受騙或成為散播假消息的幫兇,就需要具備辨別事實與虛構的能力。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AI醫學|化學諾獎團隊用AI 設計抑制蛇毒蛋白質
蛇毒含有複雜的毒素混合物,大部分成份是蛋白質。獲頒2024年化學諾貝爾獎的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貝克(David Baker),其團隊以一款人工智能(AI)軟件工具RFdiffusion,設計了全新的蛋白質,聲稱能夠抑制眼鏡蛇的三指毒素(3FTx)。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Microsoft Copilot|加推Copilot Chat 逐條訊息收費
微軟(Microsoft)為企業用戶推出新產品Microsoft 365 Copilot Chat,服務以OpenAI旗下GPT-4o的人工智能(AI)模型為基礎,讓用戶提出與業務相關的問題、建立工作流程自動化或產生圖像等。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OpenAI|美印測試 手機號碼開戶
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正於美國及印度測試一項功能,容許新用戶毋須電子郵件,以手提電話號碼註冊新賬戶,惟未計劃推廣至其他地區。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中國發明|極速機械豹 每秒最快跑10米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人形機器人創新研究院,聯合鏡識科技有限公司、凱爾達(688255.SH)焊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黑豹2.0」,號稱是全球跑得最快的「四足機械人」。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去中心化社媒崛興 回歸原創內容
隨着短片分享平台TikTok在美國遭封殺在即,Meta放寬旗下應用程式的內容限制,以至社交平台X(前稱Twitter)持續改動演算法等,社交媒體世界掀起轉會潮。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