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生產流程遙距監控 (PowerArena羅健麟)

By on July 31, 2020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羅健麟曾任職Google工程師,後來走出舒適圈創業,認為比打工獲益良多。(朱美俞攝)

羅健麟曾任職谷歌工程師,後來走出舒適圈創業,認為比打工獲益良多。(朱美俞攝)

新冠肺疫今年在全球大爆發,各地實施封關及旅遊限制,管理層無法親赴工廠實地監察。故此,在「工業4.0」時代,遙距監控成為新趨勢,確保生產線運作流程暢順。今次請來PowerArena聯合創辦人羅健麟,講解如何利用科技提升整體產能及品質。

主持:(朱)朱美俞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羅)羅健麟 PowerArena聯合創辦人

朱:PowerArena主要為廠商提供人工智能(AI)方案,可否講解近期業務狀況?

羅:疫情期間,不少客戶或須停產,故近期陸續復工後,更視「工業4.0」為市場一大趨勢,包括生產自動化、資訊化等技術;因技術有助提高生產效能,部分工廠紛紛投入有關應用;造就公司今年的生意額躍升,為去年的兩倍。

公司通過AI,以數據驅動(Data Driven)和系統分析代替人眼,協助廠商24小時監工,找出生產問題,例如:產能不達標的原因,讓工廠快速應對並作出解決,以完成品牌的訂單需求。廠商即使身處海外,亦可透過到訪網頁或手機應用程式(App),遙距監察不同地區工廠的實時情況,並查看系統分析報告,詳細理解不同地區的生產流程。

PowerArena通過AI,以數據驅動和系統分析代替人眼,協助廠商24小時監工,找出生產問題。(PowerArena圖片)

PowerArena通過AI,以數據驅動和系統分析代替人眼,協助廠商24小時監工,找出生產問題。(PowerArena圖片)

朱:工廠產能不達標,一般有何原因?有關情況是否常見?

羅:以生產蘋果iPhone充電器為例,由60至80名工人,一個接一個參與生產工序,每步驟大約花30至40秒;過程若有一名工人速度減慢,整個生產流程皆受影響。

工人慢下來有不同原因,或許與其機器緩慢或故障,又或材料不足等情況有關。工人日常另需兼任不同生產項目,上午、下午負責的訂單,不盡相同。如要確保全部工人快捷且有規律工作,管理上絕非易事。

以往有工業工程師(Industry Engineer)花大量時間,以肉眼觀察工廠拍攝的影片,以找出流程出錯原因。影片一般為85分鐘,每一崗位若用15分鐘觀察,至少需20小時的分析及記錄,方找到問題根源。現在只要透過AI分析,代替人眼擔當沉悶、耗時的常規工作,讓人類省回時間,處理具創意的決策。

PowerArena利用遙距監控方案,記錄員工的表現,改善工廠產能及品質。(PowerArena圖片)

PowerArena利用遙距監控方案,記錄員工的表現,改善工廠產能及品質。(PowerArena圖片)

主攻美台東南亞電子廠商

朱:進軍市場方面,你們有何策略?

羅:公司專攻電子廠商,主要根據全球50大電子廠排名,位列較前的廠商總部所在地,來建立市場據點。團隊留意到,排列首10位的電子廠中,有4間是台灣廠商;3間則位於美國及加拿大。因此,公司已在台灣、美國、東南亞、內地及本港等建立客源,旗下客戶包括Foxconn、Wistron等知名企業。

至於關鍵市場,公司早年已通過台灣Garage+孵化計劃,拓展當地的廠商人脈,以及潛在客戶網絡。待疫情好轉後,團隊下一步計劃在美國設立辦公室,以擴展當地市場。短期內則先集中處理東南亞地區業務。

PowerArena設有數據分析平台,助廠方翻查各流程進度。(PowerArena圖片)

PowerArena設有數據分析平台,助廠方翻查各流程進度。(PowerArena圖片)

朱:你是谷歌(Google)前工程師,在初創團隊管理上又有何策略?

羅:我曾在美國矽谷工作數年,深受當地文化影響;當創立PowerArena後,我亦把矽谷文化引入團隊。首先,公司重視企業的透明度,不介意向員工坦白公司的收入、潛在客戶,以至當前難題等。此外,公司透過分配資源,鼓勵員工創新,讓他們不怕失敗,亦有足夠時間嘗試,最終令團隊整體技能提升。

以往當工廠遇到難題,我就親臨當地解難;每星期會去工廠至少1至2次;每月飛往台灣至少一次。惟疫情期間,因應各地封城政策,我無法如常出差辦公,於是授權分公司的員工,讓他們自行跟進當地工廠事宜。個人認為,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有助員工獨立成長。

不少工廠採用流水式作業,如一個員工進度稍慢,就會影響所有生產線。(新華社資料圖片)

不少工廠採用流水式作業,如一個員工進度稍慢,就會影響所有生產線。(新華社資料圖片)

員工輔以人工智能解難

朱:你認為AI可擔當什麼角色?公司未來發展有何大計?

羅:個人認為,AI並非人類大腦,不是把AI引入企業營運就代表可解僱更多人手,反而要配合人類工作。以棋藝大賽為例,設計AI來打敗棋王,是一件難事;如果設計AI輔助普通棋手打贏棋王,就相對容易做到。我認為AI的出路是,由一個普通人加上AI,就可做到「超級人類」的工作。

公司未來計劃讓不同行業人士,通過定制的AI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演算法,讓普通員工都能以AI解決行業難題。以珠寶業為例,我有一位朋友,期望以科技辨識鑽石的某種特質,屬於業內一種專業技能;惟通過AI演算法,就有望將之成真。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