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3D打印物料滅新冠病毒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簡志偉(左)稱,3D打印物料可拉破病毒表壁;盧君宇(中)指研究歷時一年半。(理大圖片)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早前研發出全球首個能殺滅表面新冠病毒的「防病毒三維打印物料」,可廣泛應用在公共設施,包括製成手柄和電梯按鈕保護套,聲稱於10分鐘內殺滅物料表面逾九成新冠病毒,有效期長達3年。
效用長達3年 擬夥企業量產
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副教授盧君宇表示,有見坊間使用的抗菌塗層通常只能維持30至60日,日常保養亦需時,因此團隊於一年半前研究把陽離子化合物混合到樹脂,製成具防病毒功效的3D打印物料。

防病毒3D打印物料可廣泛應用於社區,例如製成洗手間門柄及電梯按鈕保護套。(理大圖片)
經實驗室測試,物料可在兩分鐘內殺滅七成存活在其表面的新冠病毒;10分鐘內的抗病毒率更達至九成;在20分鐘內殺滅幾乎所有病毒和細菌。此外,物料加速老化3年後,10分鐘內的抗病毒率仍超過八成,顯示抗菌效力持久。
問到物料的殺菌原理,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教授簡志偉解釋,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絕大部分常見病毒和細菌的表壁均帶有負電荷,而帶有正電荷的物料能以物理方式,拉破細菌及病毒的表壁,所以無論病毒變種多少次,亦能有效殺毒;即使日常以漂白水等消毒用品清潔,亦不損害其防病毒效能。

團隊計劃與企業合作,以傳統注塑方式生產,有望提高生產效率並降低成本。(理大圖片)
現時團隊主要以3D打印方式,把物料製成不同的產品,惟過程需時,如電梯按鈕套要10分鐘、手柄更要7小時,每個成本10至20元不等。盧君宇透露,團隊已展開量產前期工作,計劃與企業合作,以傳統注塑方式生產,有望提高生產效率並降低成本。
過去一年,團隊與民政事務總署、香港濕地公園及環保組織合作,把物料製成回收箱手柄、洗手間門柄保護套、電梯按鈕保護套,以及盲人點字板保護套等。以回收箱手柄為例,即使日曬雨淋,物料亦沒有損壞,在其表面沒有檢測到新冠病毒、大腸桿菌及金黃葡萄球菌,顯示物料具穩定防病毒效能。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