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公司要虛報融資金額?
虛報融資金額、使用者資料在中國的創業圈已是陳規陋習。一般融資金額的水分到底有多少?為什麼要報假?會有什麼後果?此報導採訪了一位圈內投資人,整理出以下幾條觀點:
1:融資金額的誇大,一般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將人民幣說成美元,即是將金額乘6倍,不過X3,×4,×5 的情況也比較常見。主要還是看乘出來的數位是不是漂亮。
2:除了融資,使用者資料、收入、盈利也很有被誇大的可能。
3:為什麼被誇大,這得從動機出發。對於創業者來說,誇大能夠很好地吸引投資機構的注意(一般不會對下一輪的實際估值造成影響,因紙包不住火)、給投資機構造成壓力、獲得市場用戶以及合作夥伴的信賴(尤其是一些 O2O 領域的創業公司需要傳統商家夥伴,這部分人比較好「騙」)。
4:舉兩個例子。一個是某漫畫應用,之前爆出拿了騰訊(00700)的 3000 萬元投資,最後這事好像不了了之。估計是融資在還沒敲定的情況下(在 TS、DD 階段都有可能,或者是還沒過最後的投決會)就報出來。一方面給騰訊壓力,另一方面也給其他想進入的投資機構吸引力。另一個例子,前端時間深圳某移動醫療項目被爆出年收入 1.6 個億,投資人紛紛殺到深圳。發現這個數字完全被誇張了,但也沒低得很離譜,估計也就 2000 多萬。這樣看來專案本身還是不錯的,投資人也沒立即走。最後該專案還是成功拿到了融資。
5:對於投資人來說,報導動機往往是增加品牌影響力。據說還有財務上的一些深層次原因。是投資圈的秘辛,他不願意多說。
6:不少媒體為了搶消息也會捕風捉影,道聼塗説,最後免費為很多公司打了廣告。
7:另外一個深層次原因是,對於融資消息,媒體都願意把目光聚集到金額數字上。實際上衡量融資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債轉股、股權激勵等融資條約的引入使得單純一個數字難以衡量一輪融資。除了拿錢,創業者還看中投資機構的資源。資源也是沒辦法量化的。
作為投資人,被訪者認為虛報融資對投資圈有一定影響,基本就是資訊不對稱。但於中國,往往老總們最後一個電話就能搞定,所以影響不大。
[原文:36Kr ]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超級寬頻 早着先機(林國誠)
在資訊爆炸、技術快速發展的年代,上網速度已不僅關乎日常娛樂或下載資料,更成為推動人工智能(AI)普及的重要基礎。
- Posted March 28, 2025
- 0
-
量子電腦|谷歌量子專家預計 最快5年技術突破
谷歌量子人工智能硬件總監凱利(Julian Kelly)接受外媒CNBC訪問時指,現距離技術突破尚有5年時間,料屆時將做到現代電腦無法計算的實際應用。
- Posted March 28, 2025
- 0
-
JUMPSTARTER|信標生醫贏阿里環球創業賽
阿里巴巴(09988)創業者基金/滙豐JUMPSTARTER for One Earth環球創業比賽昨天宣布結果,最終由早期癌症檢測液體活檢測試公司Pharus Diagnostics(信標生醫)勝出。
- Posted March 28, 2025
- 0
-
MCP|OpenAI採用MCP技術利開發
ChatGPT開發商OpenAI昨天宣布接入開源標準「模型上下文協議」(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AI)模型與資料來源的整合標準化。
- Posted March 28, 2025
- 0
-
AI Agent|微軟推智能代理做研究分析
微軟(Microsoft)於生產力應用程式Microsoft 365 Copilot,推出兩個分別名為Researcher(研究員)及Analyst(分析師)的「深度推理」代理(Agent)。
- Posted March 28, 2025
- 0
-
吳恩達|AI應用始能創造價值
人工智能(AI)專家吳恩達近日接受台灣媒體專訪,提到「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真正的價值將存在於應用層面」。
- Posted March 28, 2025
- 0
-
阿里開源AI模型|手機適用 可圖文影音輸入 設男女聲解答
阿里巴巴(09988)昨天在Hugging Face及GitHub等軟件平台,開源首個端對端多模態AI模型Qwen2.5-Omni-7B,可供處理文字、圖像、音訊及視訊在內的輸入,同時產生即時文字及自然語音回應。
- Posted March 2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