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全城創新思維 實踐智慧生活 首屆「城市創科大挑戰」圓滿結束
政府近年大力支持創新科技,冀為香港建立新常態。為鼓勵港人激發創新思維,共同推動香港未來發展,由創新科技署主辦,香港科技園公司協辦的首屆「城市創科大挑戰」在香港科學園隆重舉行,並已於10月16日圓滿結束。總決賽當日,9位來自「官產學研」界別的代表組成評審團,選出來自4個組別的優勝隊伍,見證首屆比賽邁向另一重要里程。按此參閱比賽網頁及優勝隊伍名單。
首屆比賽以「智創香港新常態」為題
首屆「城市創科大挑戰」早於去年12月已展開,以「智創香港新常態」為主題,參賽者可分別就「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及「保持社交聯繫」兩個特定情境提交切實可行、有效運用創科及對社會有影響力的創科方案,從中發掘能夠協助市民應對生活難題,並推動城市發展的應用科技。
逾740項參賽方案 匯聚超過600位嘉賓觀眾
是次比賽一共收到逾740項參賽方案,超過1,250名參賽者以個人或組隊方式參加,當中接近95%來自香港,其餘則來自內地、英國和澳洲等18個經濟體。經首階段評審後,共有300項方案入圍9月的準決賽。經過準決賽甄選出120項參賽方案,進行10月15日的決賽後,最終選出最優秀的24項方案晉身10月16日的總決賽,競逐各組別大獎,過程可謂過五關斬六將。而總決賽當日亦匯聚了超過600名來自社會各界的嘉賓及線上觀眾,並邀得多位舉足輕重的嘉賓擔任評判,展示了各界對創新科技的重視和支持。
得獎方案有機會獲優化 於政府部門或公營機構試用
比賽設有4個組別,分別為小學組(小一至小三及小四至小六)、中學組(中一至中三及中四至中六)、大學/大專組和公開組,現場每組另設「我最喜愛獎」。比賽可以個人名義,或2至5人組成隊伍參賽,優勝者可獲豐富獎金及精美獎座。
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表示,「大學/大專組與公開組的優勝者,未來6至9個月將會進入優化及試用方案的階段,過程中會獲專案經理及相關導師支援,亦會提供研發資源和培訓予優勝者,協助他們製造出原型在政府部門或公營機構試用,讓今屆主題『智創香港新常態』能真正實踐於市民日常生活當中。」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亦指出,「科技園公司一直積極與『官產學研』攜手合作,為有志成為未來創科領袖的人才提供機會,『城市創科大挑戰』正是科技園公司與政府攜手合作的絕佳例子,成功為香港具潛力的創科人才提供一展所長的舞台,並衷心希望各得獎者的方案能成功萌芽落地。」
8支隊伍脫穎而出榮膺冠軍
經過一輪精彩簡報,最終由8支隊伍脫穎而出,榮登冠軍寶座。當中公開組-「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及「保持社交聯繫」冠軍分別由將廚餘轉化成液體的「廚餘再生俠」及透過手機將實體書內容變成互動內容的「StoryTellAR」奪得;大學/大專組-「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及「保持社交聯繫」分別由收集剩餘麵包釀造啤酒的「Breer」及以手機量度生命體徵的「Panoptic.AI」勇奪冠軍。
來自公開組-「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冠軍隊伍的馬耀華博士表示:「我們的『廚餘再生俠』方案能將廚餘轉化成液體作真空處理,壓縮廚餘所佔的空間,除了能更有效處理廚餘,更可減省運輸成本。其實此技術已於部分試點如香港中文大學內應用,亦非常感謝政府一直以來的支持,希望未來能於全港各大屋苑中普及,為市民帶來方便。」
至於奪得大學/大專組-「保持社交聯繫」冠軍的Kyle Wong則表示,「『Panoptic.AI』能於手機及平板電腦中量度用戶生命體徵,隨時進行簡單檢測。其實本身原型是源自邊境過關出入口、機場及郵輪碼頭的發燒檢測系統,但團隊發覺從中可收集更多有用數據如心跳率、呼吸率等,能幫助一些獨居銀髮族、老人院,甚或醫療診所及普羅大眾等,協助監察身體健康狀況。」
而中學組(中一至中三組別)則由研發自動化膠樽分類回收再生機的「廢膠出彩虹」奪冠。(中四至中六組別)冠軍由促進銀髮族與護理員之間交流的「TapSpeech」獲得;另外,小學組(小一至小三組別)由提議製造協助獨居長者生活機械人的「銀髮『腦』友記」奪冠。(小四至小六組別)冠軍就由利用潮汐漲退原理運作的「海洋垃圾收集系統」奪得。
想了解更多或重溫所有講座,請參閱比賽網頁citytechgc.hk。比賽優勝隊伍名單載於網頁citytechgc.hk/zh-Hant/city-challenge-winners。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