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科企用茶渣製紙造板 藉生物工程重組纖維 變新物料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 創科鬥室」
杭州亞運將於9月下旬開鑼,為了迎接各地遊客,當地名勝中國茶葉博物館,一度閉館開展翻新工程。如今該館經已重開,館內一幅以環保物料砌成的巨型世界地圖牆頗為矚目,這個項目,是澳門青年蕭啟東及其團隊的得意之作。
蕭啟東是澳門環保科技初創茶甡的創辦人及可持續發展總監,他從內地多個省市的茶園回收茶渣,將之製成紙、板材,甚至是茶纖塑材,作為速遞箱或紙杯等物料。蕭啟東接受專訪時表示,茶葉本身是植物纖維,可以經過生物工程,把纖維排列重組,能製成一種可生物降解的新物料。若果製成板材,其堅硬程度或跟實木板相若,甚至媲美水泥,而毋須加入膠水。
硬如水泥可作家具牆飾
「你試試用普洱茶磚敲頭,會發覺它好硬。」茶磚本身是茶經蒸熱變軟後趁熱加壓,利用所釋出的果膠把茶葉黏在一起而成。蕭啟東稱,茶板製作原理亦近似,但由於無法控制果膠釋出量,有機會令茶板某些位置的茶渣較為鬆散,因此需要先提取果膠,再混合至茶渣。他又提到,烏龍等青茶的渣滓,比黑茶渣適合用來製作環保物料,原因是黑茶經過發酵後,纖維已燃燒殆盡。
既然堅固如水泥,茶渣又能否成為建築物料?蕭啟東坦言,建築工程要求嚴格,牆身及地板等往往需要水泥和鋼筋加固,所以實際上茶渣物料是無法用作建造建築物結構,更合乎現實的做法,是像中國茶葉博物館一樣,用來鋪牆裝飾,或用來製作家具、招牌等。蕭啟東補充,團隊亦曾以茶渣,為汽車品牌寶馬的中國辦公室製作茶水間的桌子。此外,澳門科學館環保廳內的遊客互動體驗裝置機身,同樣以茶渣環保物料製成。
夥內地茶飲品牌響頭炮
蕭啟東憶述,公司第一個商業客戶,是內地著名茶飲品牌喜茶。該品牌去年跟日本著名時裝設計師、人稱「裏原宿之父」的藤原浩聯乘,出產紀念品套裝,其中多功能環保杯用上茶甡的茶渣技術製造。「一開始見對方(喜茶)時,我們拿着一些從實驗室製造出來、好似屎的茶渣物料樣辦來展示,對方覺得有發展方向,於是我們回去再改良,大家慢慢建立關係和信任。」
後來,內地因疫情接連封城,代工廠停止運作,一心要交貨的蕭啟東想盡辦法,把所有物料運到其他城市的代工廠繼續生產,但該城市後來亦封城。蕭啟東為了追趕進度已搬過幾次廠,最後還是要延遲交貨。
韶關廠投產處理量大增
跟茶甡合作的不少都是茶葉相關品牌,公司主要助其生產周邊產品,而非外賣杯之類日常營運消耗品。蕭啟東坦言,現階段公司的合作代工廠,每天最多只能處理約5噸茶渣,不足以應付大量訂單需求;估計到明年初,每日可處理20噸茶渣,位於廣東韶關的自家工廠投產後,方有能力為客戶大量生產。除了茶飲品牌,蕭啟東透露,公司亦正為某酒店集團,製作牙刷及梳柄。
採訪、撰文:陳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