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悟出信念 創平台護海洋
香港沙灘遍地垃圾已非新鮮事, 在一般人看不見的海底情況更糟,海洋保育刻不容緩;我是余曉彤(Hidy),有15年潛水經驗,曾於世界各地擔任水底攝影模特兒,近年積極在港參與清潔海床,早前創立網上海洋資訊平台,呼籲大家愛護海洋;水底世界寂靜且色彩斑斕,為我帶來無數美好回憶,如今更變成責任與使命。
我自小跳跳紮坐不定,家人安排學鋼琴、結他、 畫畫、中國舞,我卻因好動,經常偷偷去踢波、跑步、爬樹,跌到周身傷視等閒;升中想報讀體藝不果,我不服氣,決心發奮,那年全級考第一,又取得體育學科獎,如願轉校,跟一班志同道合的同學齊齊玩運動。
任模特兒遊歷水世界
醉心運動,惟無想過變成職業;當年在學校鄰座是「黑妹」(香港羽毛球名將葉姵延),眼見一班立志做職業運動員的同學仔,生活好像只得體育,幾乎「六親不認」,自問缺乏這種「自我犧牲精神」,視為興趣足矣。
至於由陸地轉到水中、與海「邂逅」,是17歲時等候會考放榜,幫襯一家潛水主題餐廳,深受吸引,毛遂自薦做兼職,公餘跟隨本身是教練的老闆學習,未幾收穫了人生首個潛水牌;當時我已投身模特兒行業,那些年本地識潛的model極少,物以罕為貴,接到很多水底拍攝工作,足跡遍布各地多個美麗水世界;後來相關牌照愈考愈多,於是積極投入當教練,2015至2017年間最誇張,足足教過500位學生!
海底奇遇數之不盡:曾在古巴為澳洲海洋地理頻道拍攝節目,與20多條鯊魚「共舞」,牠們往往被電影或媒體妖魔化,其實人類更恐怖,試問人類殺的多,還是被牠們咬的多?又曾跟3條鱷魚齊齊影相,初時有點膽怯,接觸後才發現非想像中可怕,拍攝後期鱷魚更不耐煩轉身走人,令我想起一句廣東俗語:「鱷魚頭老襯底。」
跟鯊鱷「相敬如賓」,反而曾於馬爾代夫被體型不大的炮彈魚攻擊,牠們圓錐形的頭像子彈,外貌頗funny,當時見其搖頭擺腦,以為向我示好,詎料屬「襲擊前警告」,游近張口伸出鋒利獠牙就咬,結果連堅韌蛙鞋都破穿,幸好走得快,現在回想也捏一把汗。
港珊瑚頑強惟垃圾多
直到兩年前忽然覺醒,心想潛過五湖四海,竟對成長地香港的水域認識不深,實有點羞家,當時在赤柱認識一位退休的伯伯,三代經營造船生意,海邊的船廠荒廢多年,又不捨得拆卸變賣,我們一班發燒友商量後,獲對方同意,為廠房賦予二次生命,去年5月活化為潛水基地。
有了「架步」,年來我們花很多時間探索港海,發現生態不差,見過海豚與巨形魔鬼魚,硬珊瑚品種比加勒比海更多,白化程度亦較低,生命力頑強,似足香港人,可惜是水底垃圾處處,且水質不佳,尤其夏天,能見度更差。
我愛香港,更愛這裏的海,有時間會落水執垃圾,親身體驗後,種類之多「大開眼界」,試過撿到胸圍、關帝像,甚至整張床褥,加上俗稱「鬼網」的漁業廢棄物,嚴重威脅水底生態。海洋佔地球面積約70%之多,潛水令我有機會多看三分之二個世界,活出璀璨當下。
夥同道製網頁推廣保育
Hidy數年前已萌生創立海洋資訊平台念頭,惟自言屬「超級電腦白癡」,一直未坐言起行,「我唔係好信網上世界,覺得唔真實、唔夠現場感,之前連online payment都無。」然而,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令她不得不改變想法,「人人留家抗疫,個世界好似停頓咗,無得再做講座同出海執垃圾。」
為繼續替海洋發聲,她由零開始學網頁設計,上月與4位朋友合作,推出「DEVE」平台,內容包括海洋趣聞、環保資訊、景點推介、簡易潛水教學等,且創立自家品牌,邀請本地設計師製作海洋產品,「大家都係義工,實際投資唔多,反而花嘅時間同努力最感動。」
平台近日獲澳洲海洋地理頻道支持,由Hidy把國際保育文章譯成中文,每周定期上載,「香港而家有跑步文化、行山文化、單車文化,相比之下海洋文化未算普及。」
她期望平台有助提高公眾愛護海洋意識,長遠做到「一提到海,就諗起我哋。」
採訪、撰文:許鎮邦
攝影:黃俊耀
場地提供:Yes Culture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彭博報道|新加坡在加密貨幣中心競賽中領先香港
彭博報道指出,新加坡今年共向加密貨幣業者發出13個加密貨幣許可,其中包括加密交易所OKX和Upbit,以及Anchorage、BitGo和GSR,這一數量是該國前一年的兩倍多。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的士支付|八達通機現可接受PayMe付款
八達通宣布,香港的士司機現可以透過八達通網絡接受PayMe by HSBC的付款,進一步擴大全港超過2.7萬名的士司機的電子支付選擇。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拓代幣化經濟 增灣區金融實力(鄧淑明博士)
區塊鏈是代幣化經濟的重要一環,既可簡化金融資產原本繁複的發行和交易流程,避免了高昂的手續費;而且不受地域限制,能夠24小時全年無休作跨國交易。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本地創科動態|浸大團隊研適配子 治罕見骨骼佝僂病
由香港浸會大學及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領導的研究發現,一種由浸大研發、原本用於治療「玻璃骨」的適配子Apc001,可用於治療罕見骨骼疾病「X連鎖低血磷性佝僂病」,並已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孤兒藥認定及兒科罕見病認定。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本地創科動態|低碳綠色科研基金 累計總資助1.47億
低碳綠色科研基金秘書處昨稱,基金於第四輪申請共接獲約125份申請,最終批出共三個項目,涉及金額約1400萬元。是次獲批的三個科研項目,涵蓋範疇包括推動新能源技術及轉廢為材。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辦國際AI挑戰賽 明年3月中大決勝
在歐美同學基金會與國際人工智能及數據產業協會共同倡議下,明年3月將召開「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賽」(IAEPC),料比賽將吸引全球頂尖的人工智能(AI)人才來港。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美國建核聚變電廠 全球首座滿足所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衍生初創「聯邦聚變系統公司」(CFS),計劃在弗吉尼亞州的切斯特菲爾德縣建造全球首座電網規模的核聚變發電廠ARC,目標三十年代初期投入運作,發電400兆瓦(MW)供15萬戶使用。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