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5G網絡建設仍大落後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方保僑)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全球即將邁向5G網絡年代,歐美各國以至內地皆密鑼緊鼓發展技術,確保搶佔國際領先位置,惟本港5G發展尚未明朗。《信報》StartupBeat今次請來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方保僑,分析發展5G技術的潛在問題,並探討本港5G的基建部署。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方保僑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
尹: 本港的5G發展目前處於什麼階段?可否簡單講解?
方: 港府於本年3月底公布,以行政方式指配26GHz及28GHz頻譜,合共1200MHz的頻譜量,由中移動(00941)旗下中移香港、香港電訊(06823)及數碼通(00315)3家電訊商提供5G流動服務;惟其中一間營辦商最終決定先專注發展3.5GHz頻譜,另外兩間公司正積極在港測試5G,承諾港府於指定年期內,完成5G基站的組裝工作。
據悉,電訊商數碼通曾經在鄰近大廈測試,模擬天線在5樓發射26GHz、28GHz及3.5GHz訊號,再由地面汽車偵測訊號,發現高頻的26GHz及28GHz頻譜,其無線訊號轉眼即逝,接收距離僅約100米。
高頻段市區滲透力低
以旺角西洋菜街為例,以往電訊商推行3G或4G流動網絡服務,採用900MHz或1800MHz頻譜,足以供應整條街的網絡訊號。惟本港高樓大廈林立,現時26GHz及28GHz的滲透力較弱,不足以大規模發送訊號。
雖然上述測試發現3.5GHz的運行幅度較廣,但目前仍未在港推展有關計劃。港府原訂於本年底拍賣3.5GHz頻譜,已提前到7月至8月舉行。惟現有衞星正使用3.5GHz頻譜,有關基建安排調動須經港府修改法律,再交由立法會通過;電訊商亦要調整有關基站建設方案,當中涉及繁複程序,未知能否如期推行。
另一方面,現時本港模擬電視訊號正使用600MHz至800MHz頻段,將於明年11月終止有關服務。經過協調後,本港初步可在700MHz頻段內,騰出20MHz作戶外流動電訊服務;港府亦計劃在600MHz及700MHz頻段內,騰出共160MHz供地鐵等室內流動電訊服務使用。
相比起安裝1000至3000個基站的3.5GHz頻譜,700MHz頻譜覆蓋範圍大、分布點不密集,只需安裝數十個基站即可,其訊號亦相對較穩定。以模擬電視廣播為例,有關頻譜甚至對應內地電視台,惟現仍需處理訊號干擾等問題。
衞星禁區影響百萬港人
尹: 剛提到在港興建5G基站,涉及其他基建項目,當中有何挑戰?
方: 就處理3.5GHz頻譜而言,現仍有衞星使用該頻譜,港府及電訊商須事先處理兩者訊號干擾的問題。港府去年4月擬修例,設立兩年寬限期,讓電訊商安裝過濾器,讓3.5GHz頻譜暢通無阻。然而,即使3.5GHz拍賣如期進行,亦要留待2020年4月寬限期過後,有關流動網絡服務才可推行。
至於5G禁區,大埔及赤柱已設有兩大衞星站,前者規模較大,除大埔外,亦覆蓋沙田、馬鞍山,以至粉嶺部分地區,估計受影響居民約70萬至100萬人。而赤柱衞星站,則鄰近海旁,影響較小。現時港府積極發展智慧城市,物聯網、車聯網等技術為大勢所趨,5G流動網絡是發展關鍵要素;若禁區問題未解決,當地居民以至途人都無法受惠這項先進科技。而且,日後市民如持5G手機進入上述地區,訊號隨即轉為4G網絡,也會有損用戶體驗。
尹: 成功部署5G網絡後,未來有何應用場景?本港起步慢,將有何影響?
過程漫長 潛在無限發展
方: 5G為智慧城市布局的重要脈絡,相比起WiFi,前者覆蓋面較廣。以100萬平方公里範圍為例,4G可接駁數萬個裝置;技術上,5G能接駁100萬個裝置,例如自動駕駛汽車、智能電燈、感應器等。
5G網速快、低延遲的特性很重要。假設未來全港採用車聯網系統,以轉紅燈的場景為例,司機在車內可能只需考慮半秒,因此車聯網系統運作耗時不能多於半秒,當中牽涉交通安全。另外,有見海外不少微創手術演示,未來或可連接機械臂,讓醫生遙控手術刀;萬一網絡有延誤,病人的性命安全亦會受威脅。
以我所知,英國去年4月已拍賣有關頻譜,傳涉及逾十億英鎊的營收。當地電訊商可享先機,及早開展前期工作,例如預訂有關儀器、租用基站測試位置,從而測試網絡互聯,或觀察有否干擾等。
5G開拓過程漫長,同時衍生無限潛在發展。未來外資公司選擇市場時,或首先考慮當地有否5G網絡建設。若香港遲遲未落實推行,最終或有損競爭力。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編者按:尹思哲最新著作《初創起義》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區塊鏈技術為數碼經濟奠基(林國誠)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數碼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應用已超越加密貨幣的範疇,廣泛滲透至供應鏈管理、電子病歷管理、跨境支付及版權保護等多個領域。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善用科技對抗網上假消息(黃岳永)
引發情緒反應的聳動標題,才能吸引讀者關注。因此,要避免受騙或成為散播假消息的幫兇,就需要具備辨別事實與虛構的能力。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AI醫學|化學諾獎團隊用AI 設計抑制蛇毒蛋白質
蛇毒含有複雜的毒素混合物,大部分成份是蛋白質。獲頒2024年化學諾貝爾獎的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貝克(David Baker),其團隊以一款人工智能(AI)軟件工具RFdiffusion,設計了全新的蛋白質,聲稱能夠抑制眼鏡蛇的三指毒素(3FTx)。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Microsoft Copilot|加推Copilot Chat 逐條訊息收費
微軟(Microsoft)為企業用戶推出新產品Microsoft 365 Copilot Chat,服務以OpenAI旗下GPT-4o的人工智能(AI)模型為基礎,讓用戶提出與業務相關的問題、建立工作流程自動化或產生圖像等。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OpenAI|美印測試 手機號碼開戶
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正於美國及印度測試一項功能,容許新用戶毋須電子郵件,以手提電話號碼註冊新賬戶,惟未計劃推廣至其他地區。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中國發明|極速機械豹 每秒最快跑10米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人形機器人創新研究院,聯合鏡識科技有限公司、凱爾達(688255.SH)焊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黑豹2.0」,號稱是全球跑得最快的「四足機械人」。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去中心化社媒崛興 回歸原創內容
隨着短片分享平台TikTok在美國遭封殺在即,Meta放寬旗下應用程式的內容限制,以至社交平台X(前稱Twitter)持續改動演算法等,社交媒體世界掀起轉會潮。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