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青合作開發 Mellow記賬App教小孩理財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理財概念和儲蓄習慣,應該從小開始培養。由港青陳枳橋和冼璞鏞開發的手機應用程式(App)Mellow,或可以成為家長們向小朋友灌輸正確用錢概念的輔助工具。
Mellow程式專門讓小朋友逐項記錄自己的收入(例如零用錢、利是)和支出項目(例如買零食、乘車等), 這些收支記錄,家長均有權限查閱。陳枳橋補充指:「家長有時會擔心小朋友亂花錢,我們的程式可讓家長了解小朋友的使錢習慣,並根據這些記錄,指導小朋友如何恰當運用金錢。」
自訂儲錢目標 學存款概念
不過記賬並非程式的唯一功能,小朋友亦可以於程式自訂理財或者儲錢目標,亦可把自己想儲錢購買心儀物品的照片上傳至程式,建立願望清單(Wish List),「假設該物品的售價是50元,而小朋友儲到25元,程式就會顯示目標達成了50%。」而家長或小朋友本身,更可自定任務,例如當小朋友幫手拖地,即可賺取5元零用錢,一方面可讓小朋友的儲錢目標提早達成,另一方面也讓小朋友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家長亦可自定小朋友的「存款」利率(舉例:2%),「讓小朋友明白,原來把錢存入(銀行),將來可以變更多。」
為了吸引小朋友多加使用程式,Mellow團隊還以棉花糖為主題,設計出多款卡通公仔貼圖(Sticker),作為小朋友完成每天登入程式、建立Wish List等系統指派的任務後的獎勵。
陳枳橋和冼璞鏞早於讀中學時便認識,後來先後考入中大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本科課程,二人邊讀書邊在商業機構當實習生,賺到錢才發現理財原來是一門大學問,「有時賺幾多就會使幾多,沒有管理金錢的習慣。」他們慨嘆,自己小時候沒有理財的概念,而理財習慣理應從小開始培養,在這個電子支付工具愈見流行、花錢愈容易的年代,理財教育更會是一大趨勢。
他們於是着手研發針對小朋友理財和儲蓄的程式,也就是現在的Mellow,並在2017年憑藉計劃,參加「數碼港.大學合作夥伴計劃」(CUPP),並獲得「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CCMF)。不過,當時陳枳橋仍是學生身份,而她的「學長」冼璞鏞則要赴美國修讀數據科學碩士,「所以當時項目只以Side Project的形式繼續做。」
陳枳橋去年大學畢業後投身企業顧問工作,惟一直沒放棄創業的念頭。待冼璞鏞學成歸來,二人在去年底,終決定全時間開發Mellow。
冀連接預付卡 讓家長增值
去年底,Mellow成為了數碼港的培育公司(Incubatee),而Mellow程式則在今年3月正式上線,至今錄得約1500次下載量。二人正密鑼緊鼓改良程式,「例如有些家長不想小朋友太早擁有手提電話,所以我們正研究如何讓用戶在同一部手提電話上,快速轉換家長和小朋友賬戶,讓小朋友透過家長的手提電話記賬。」他們又跟儲值支付工具(SVF)持牌公司Global Cash商討,期望推出連接Mellow程式的Global Cash Mastercard預付卡,屆時家長將可透過轉數快(FPS)或者銀行eBanking為預付卡增值,而小朋友則可利用這張卡,於任何接受Mastercard的商戶或網店消費。所有消費記錄,同樣在Mellow程式上一目了然。
其實一開始開發程式時,他倆便希望能進一步開發實體預付卡,「所有收入和消費記錄,要靠小朋友人手在App上輸入,始終有其不便之處。」但冼璞鏞直言,他倆在創業均是新手上路,要完成計劃,一切有如摸着石頭過河,「一開始都不知道要找哪類型公司合作,要逐間(SVF公司)問。」公司在年初成為JUMPSTARTER初創企業香港組別的12強之一,二人勤於活動上廣結人脈,開發實體預付卡的計劃才見曙光。二人更已報名參加初創孵化器Y Combinator(YC),在本月下旬將會前赴矽谷,參加最後階段面試。
靠數碼港資助 拓收入來源
目前Mellow主要依賴來自數碼港的資助維持營運,二人透露,正研究在程式加入一些需付費使用的「Premium」功能,開拓收入來源,同時亦正籌募種子輪資金,「原來不同投資者,着眼點或者感興趣的地方都不同,有時見完這個投資者後,以為已經準備好見下一個,才發現對方另有關注的地方,而自己又未準備足夠。」陳枳橋指出,曾有投資者叫她預視Mellow在5年之後會發展得如何,但她認為,對初創而言,變幻才是永恒,要預視5年後的發展,並成功說服投資者,團隊正朝着該目標前行,也是一項挑戰。
讓Mellow跳出「親子理財」框架,是他們現階段的願景,「讓全家人都可以一起用這個程式,例如家庭旅行時,由公公婆婆到舅父,各人所夾的錢和消費項目,都可以一一記錄。」
採訪、撰文:陳子健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區塊鏈技術為數碼經濟奠基(林國誠)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數碼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應用已超越加密貨幣的範疇,廣泛滲透至供應鏈管理、電子病歷管理、跨境支付及版權保護等多個領域。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善用科技對抗網上假消息(黃岳永)
引發情緒反應的聳動標題,才能吸引讀者關注。因此,要避免受騙或成為散播假消息的幫兇,就需要具備辨別事實與虛構的能力。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AI醫學|化學諾獎團隊用AI 設計抑制蛇毒蛋白質
蛇毒含有複雜的毒素混合物,大部分成份是蛋白質。獲頒2024年化學諾貝爾獎的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貝克(David Baker),其團隊以一款人工智能(AI)軟件工具RFdiffusion,設計了全新的蛋白質,聲稱能夠抑制眼鏡蛇的三指毒素(3FTx)。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Microsoft Copilot|加推Copilot Chat 逐條訊息收費
微軟(Microsoft)為企業用戶推出新產品Microsoft 365 Copilot Chat,服務以OpenAI旗下GPT-4o的人工智能(AI)模型為基礎,讓用戶提出與業務相關的問題、建立工作流程自動化或產生圖像等。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OpenAI|美印測試 手機號碼開戶
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正於美國及印度測試一項功能,容許新用戶毋須電子郵件,以手提電話號碼註冊新賬戶,惟未計劃推廣至其他地區。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中國發明|極速機械豹 每秒最快跑10米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人形機器人創新研究院,聯合鏡識科技有限公司、凱爾達(688255.SH)焊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黑豹2.0」,號稱是全球跑得最快的「四足機械人」。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去中心化社媒崛興 回歸原創內容
隨着短片分享平台TikTok在美國遭封殺在即,Meta放寬旗下應用程式的內容限制,以至社交平台X(前稱Twitter)持續改動演算法等,社交媒體世界掀起轉會潮。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