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筆記App八年收入數千萬 (GoodNotes陳浩銓 )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不少著名的應用程式(App),背後都由港人開發出來。以蘋果iOS筆記程式GoodNotes為例,為iPad平板提升書寫體驗,上架至今逾200萬人下載。GoodNotes未有燒錢擴張,反而專心開發付費程式。在全球用戶支持下,8年來生意額達數千萬港元,成功在國際衝出名堂。《信報》StartupBeat今次請來其創辦人陳浩銓,分享其創業理念及營運策略。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陳浩銓 GoodNotes創辦人
尹:作為應用程式初創,可否講解一下你們的產品?
陳:GoodNotes為蘋果iOS筆記程式,支援旗下iPhone及iPad等設備。最新版本GoodNotes 5提供打字、手寫、繪畫、影相, 以及載入PDF等不同筆記功能;另亦引入數學原理,例如用戶把熒幕放大,墨水筆跡亦保持平滑,不致失真。此外,以往用戶採用紙本筆記,須揭頁翻閱搜索相關資料;現時我們以自家研發的手寫辨識引擎,旗下系統能自動辨識文字,以便用戶搜尋過去的筆記。
Apple Pencil令收入倍增
尹:為何有志創立此平台?
陳:本人自幼熱愛編程,記得10歲那年,我曾到深水埗黃金商場購買字典般厚的編程書,其後自學設計程式。時至2010年,就讀大學三年級的我,主修物理及數學,經常需要手寫筆記,惟紙張記錄零散,容易遺失;若須攜帶外出,也不太方便。
適逢那年蘋果公司首推第一代iPad,我認為這正是契機,何不把紙簿的體驗投放至iPad?當年市面雖有不少筆記App,但其用戶體驗未如理想。於是,我決定憑以往的編程經驗,自行研發GoodNotes。
起初,我只構建適合自用的筆記App,猜想或能帶來數十萬港元收入,作為下次創業的儲備。始料不及的是,GoodNotes推出不久後,竟深受全球用戶歡迎。自蘋果於2015年新增配件Apple Pencil後,公司收入增長兩至三倍。GoodNotes成立8年以來,能賺取數千萬港元生意額,實在超出預期。
德國用家自薦助推廣
尹:得知GoodNotes深受歐亞用戶歡迎,當初進軍海外市場有何策略?
陳:在早期階段,GoodNotes為本人獨力研發及經營。當時未有充裕時間兼顧業務推廣等宣傳工作,產品得以進駐海外市場,有賴用戶自發拍攝GoodNotes教學短片至YouTube、Instagram等社交平台。透過用戶建立口碑,品牌得以在歐洲、日本等地廣泛流傳,吸引不少潛在用戶發掘筆記程式的好處。
約在數年前,有德國忠實用戶曾兩次聯絡我們,自薦協助我們有關市場推廣的工作。得知他熟悉公司產品資訊,我便請對方幫忙管理GoodNotes於社交平台,以至官方部落格(Blog)的內容,充當公司與用戶的溝通橋樑。我們與旗下用戶關係頗為密切,除了向他們諮詢意見,亦相約測試及改良產品。
此外,我們有幸獲選參與蘋果的全球開發商大會(WWDC),與該公司職員面對面溝通,沒想到蘋果工程師樂意解答有關程式開發的難題;其App Store編輯甚至主動邀請合作,那時才獲悉蘋果內部不少員工原來亦有使用我們的產品。
蘋果iOS筆記程式GoodNotes上架至今逾200萬人下載。(GoodNotes網上圖片)
付費模式開始不湊效
尹:GoodNotes成立至今,有否融資打算?未來有何計劃?
陳:GoodNotes為收費App,主要營收來自用戶付費,由於旗下用戶持續增長,公司沒跟廣告商合作下,收入亦算不錯,暫沒迫切融資的需要。自蘋果Apple Pencil推出後,新科技產品體驗逐漸完整,更曾有投資者主動接洽。惟當時產品未夠成熟,因而婉拒。
我們正籌備新產品技術及商業模式。例如以往GoodNotes的客戶群,以學生、上班一族為主,日後程式或成為團隊溝通工具,亦有新增訂閱項目的打算。
不過我認為,現時App以付費模式經營,開始不太奏效。隨着用戶使用模式轉變,若非依靠口碑,很少人願意一開始就付費買App。我們不排除日後為搶佔市場,把GoodNotes轉為免費App,吸引更多潛在顧客,屆時融資對業務發展將有莫大幫助,我們亦期望與投資者本身能有戰略性的合作關係。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編者按:尹思哲最新著作《初創起義》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延伸閱讀:
筆記App奉行Profit First 收費代融資 拒盲目擴張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區塊鏈技術為數碼經濟奠基(林國誠)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數碼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應用已超越加密貨幣的範疇,廣泛滲透至供應鏈管理、電子病歷管理、跨境支付及版權保護等多個領域。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善用科技對抗網上假消息(黃岳永)
引發情緒反應的聳動標題,才能吸引讀者關注。因此,要避免受騙或成為散播假消息的幫兇,就需要具備辨別事實與虛構的能力。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AI醫學|化學諾獎團隊用AI 設計抑制蛇毒蛋白質
蛇毒含有複雜的毒素混合物,大部分成份是蛋白質。獲頒2024年化學諾貝爾獎的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貝克(David Baker),其團隊以一款人工智能(AI)軟件工具RFdiffusion,設計了全新的蛋白質,聲稱能夠抑制眼鏡蛇的三指毒素(3FTx)。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Microsoft Copilot|加推Copilot Chat 逐條訊息收費
微軟(Microsoft)為企業用戶推出新產品Microsoft 365 Copilot Chat,服務以OpenAI旗下GPT-4o的人工智能(AI)模型為基礎,讓用戶提出與業務相關的問題、建立工作流程自動化或產生圖像等。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OpenAI|美印測試 手機號碼開戶
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正於美國及印度測試一項功能,容許新用戶毋須電子郵件,以手提電話號碼註冊新賬戶,惟未計劃推廣至其他地區。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中國發明|極速機械豹 每秒最快跑10米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人形機器人創新研究院,聯合鏡識科技有限公司、凱爾達(688255.SH)焊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黑豹2.0」,號稱是全球跑得最快的「四足機械人」。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去中心化社媒崛興 回歸原創內容
隨着短片分享平台TikTok在美國遭封殺在即,Meta放寬旗下應用程式的內容限制,以至社交平台X(前稱Twitter)持續改動演算法等,社交媒體世界掀起轉會潮。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