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初創AI推介補充品 冀成一站式保健平台

Cura Health三名創辦人均為九十後,左起分別為:余永德、葉駿昊及蘇澤禧。(受訪者提供圖片)
愈來愈多人即使「無病無痛」,仍會找各種補充品服用;但人人身體質素不同,應如何揀選合適自己的補充品?本地初創Cura Health針對這市場需要,設立了一個個人化補充品製作平台。平台首先要求用戶填寫簡單問卷,再以人工智能(AI)分析結果及建議用戶需要,為用戶度身設計合適的補充品組合。
Cura Health由四名九十後創辦,其中一位為專業藥劑師,自行採購貨源及為用戶挑選最合適的補充品。創辦人之一的余永德指,公司去年中加入科學園創業培育計劃,今年初已於網站上開始營業。他們因應疫情同時在網上出售口罩等防疫用品,至今亦錄得一定生意額。
實習生交流加快公司發展
平台營運不久,已有公司向他們提出收購建議。余永德坦言對方出價不錯,但最終還是婉拒了,反而覺得更證明其意念可行,未來將進一步完善技術及拓展市場。他更表示,個人化補充品對他們而言只是開始,之後陸續會推出更多新服務,期望逐漸發展成一個提供綜合保健服務的一站式平台。

Cura Health推出的個人化補充品營養包,印上用戶名字及不同語錄。(Cura Health網上圖片)
初創企業規模有限,但又希望加快發展步伐,Cura Health今夏則透過科學園各個實習計劃,聘請多達8名實習生,分別負責系統開發和商業及市場發展,團隊規模由原先4人加大了兩倍。另一創辦人蘇澤禧說,很欣賞實習生十分投入,「他們甚至會在凌晨時分回覆工作進度,真的令我們很驚訝」。而且實習生在處理自身工作外,亦給予團隊不少意見。
實習生中除本地學生外,更有來自韓國、印度、印尼等地的國際學生,蘇澤禧認為,「國際化」的組合亦激發了更多創意和交流,有助公司發展。如今大部分實習生,亦仍繼續以兼職形式留下。
科學園實習生數目增逾倍
科技園公司稱今年實習計劃反應熱烈,參與的學生及科企數目均較去年增加逾倍。科技園公司首席商務總監徐建表示,參與計劃的公司及實習學生均對計劃的評價正面,「在過去數月我們成功為超過400名大專院校學生提供實習機會,讓他們能在科學園內逾百間創科企業中學習和成長,及了解行業的發展、前景及無限機遇」。她又指期望,今次實習機會能開啟更多年青人的「創科之路」。

Cura Health透過科學園各個實習計劃,聘請多達8名實習生,團隊規模由原先4人加大了兩倍。(受訪者提供圖片)

徐建指,香港科學園一直積極培養人才。(科技園公司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