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企全球首創實時虛擬試衫 (Quantum Matrix桂濱)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桂濱相信,科技幫到創作及藝術,編寫程式更是主線,讓自己行得較遠。(盧詠賢攝)
身兼3D動畫製作人、電腦程式員、演藝人等多重身份的桂濱,現為 他早年斥資8位數字、花10年時間,把人體解剖學及時裝知識,融入電腦編程,研發全球首個實時虛擬自動試衫系統 今次請他分享產品技術及應用場景,並探討數碼時裝和娛樂新趨勢。
主持:(朱)朱美俞《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桂)桂濱Quantum Matrix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朱:可否簡單講解產品技術?與網上換衫系統相比,兩者有何差異?
桂:坊間的虛擬換衫系統,一般是已設置好的設計模型,欠缺與用戶之間的互動體驗。
團隊期望以自家專利技術,為每位用戶創建專屬的虛擬分身,兩者樣貌、身形均一致;這虛擬分身更可代表他們試衫,以至執行其他任務。QFit可根據用戶身形、布質物理等作實時運算,呈現逼真的穿衣效果。互動方面,用戶可透過輕觸式屏幕,隨意轉換其衣飾、姿勢動作,甚至可提拉、縮放或調節衣服大小。

數碼立體人形,具備個人頭像及身型, 可隨意轉換衣飾、姿勢動作。(Quantum Matrix網站圖片)
獲商場及主題公園採用
朱:比較傳統與虛擬試衫方案,製作效率方面,何者較為優勝?除時裝業之外,產品可否應用至其他場景?
桂:如轉換第二個身形就要重新製作。團隊現製作數碼衣服,根據人體物理反應計算,由紙樣起步並儲存有關檔案。
專為虛擬時裝而設的QFit,最近首度與海港城 另一產品Quantum Human(QHuman),為QFit的技術延伸,適用於主題公園、遊戲及虛擬實境(VR)體驗館等,亦曾用於
公司近期夥拍海洋公園,為其新開幕的科技互動體驗館「探索號R」(Explorer R)提供技術支援,讓每位到訪兒童通過QHuman創建虛擬分身(Avatar),化身不同故事主角,進入體驗館享受STEM探索。館內以數碼投影等技術,塑造出虛擬森林等場景,他們可跟虛擬分身同在館內遊走,完成各種挑戰任務。

只須輸入身高、體重等資料,再對準鏡頭拍照,人形即時顯示在屏幕上。(Quantum Matrix網站圖片)
加入電競增強立體趣味
朱:公司未來有何發展方向?
桂:有見消費者行為已轉變,虛擬業務如視像會議軟件Zoom、網購等,在市場上變得順理成章。團隊計劃夥拍電商,把技術應用於網購平台;通過連接其應用程式介面(API),於消費者體驗QFit試衫系統後,他們可直接購買相關服飾。用戶如在商場試驗QFit後,系統可通過其試穿紀錄、體格等,再掃描屏幕的二維碼(QR Code),即可連至電商平台購物。
公司技術也可應用在電競行業,試想像一下,玩家通過QHuman擁有專屬角色後,可以VR眼鏡觀望身旁穿上盔甲、騎著馬上山「打大佬」的隊友,他亦可隨意「觸摸」電競遊戲的服飾,整件事就更立體、更具趣味。

海港城跟港企Quantum Matrix合作,以QFit 聯乘11個童裝品牌,虛擬試穿今季流行衣飾。(Quantum Matrix網站圖片)
朱:據知你擁有3D動畫製作人、演員及程式員等多重身份,當初為何有意研發數碼人形科技方案?對於創業同路人,有何寄語?
桂:我認為,個人事業主線是科技業。回想10年前,我另一家動畫及廣告業務上軌道時,就打算大膽嘗試,以編程開拓新出路,終研發出專利技術QFit。
團隊研發過程「由零到一」,為極具挑戰性的事。產品或較罕見,研發過程艱辛,亦容易「撞板」。事實上,創建一個新市場並非易事,當我感到吃力時,就以藝術平衡編程理性,例如去學演戲、繪畫及攝影。創業家須有堅持到底、不放棄的意志,過去10年的整個過程,恍如在跑馬拉松。我認為不少創作者,期望通過研發,在世上擁有一把自己獨特的聲音,而我就是朝著這目標堅持下去,最終成功研發出專利技術。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桂濱身兼3D動畫製作人、電腦程式員、演藝人等多重身份。(盧詠賢攝)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