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老闆先拓上海再戰香港 一站式醫保App攻中小企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高賽表示,一站式數碼平台StartupCare為初創及中小企業員工提供適切的醫療保障,每名員工年費僅千八元起。(黃潤根攝)
吸引人才忠誠効力,乃企業成功的關鍵,薪酬福利必不可少。法國企業家高賽(Sebastien Gaudin)看準中小企及初創未必有足夠資源為員工購買公司醫保,遂開發一站式數碼醫保平台StartupCare(菁晨),透過收費相對低廉的團體醫保計劃,以及附設的手機應用程式(App),照顧初創員工醫保需要,StartupCare服務剛於本月正式在港推出。
StartupCare可在線索償
StartupCare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由合作夥伴香港忠意保險(Generali Hong Kong),為本港中小企及初創企業度身訂造的團體醫保計劃,覆蓋範圍包括本地及海外的中西醫門診、物理治療、牙科保健及私家醫院住院治療等,每名員工年費1800元起,較坊間的團體醫保年費為低;另一部分是StartupCare手機應用程式,提供虛擬健康助理、診所搜尋、即時預約求診、在線自助索償、步行計算器、體健活動優惠等6大功能【見附表】,簡化理賠程序。
由於平台剛在本港推出,部分功能有待改良。以即時預約求診為例,當系統收到用戶預約後,現階段仍需要由StartupCare團隊透過人手聯絡相關診所或醫務中心,以確定用戶的預約,未做到系統全自動化;虛擬健康助理功能暫只支援英語和普通話對話,稍後才增設廣東話。
初創欠資源 忽視團體保
高賽表示,香港有不少中小企和初創,「人們在初創或一些業務正高速增長的公司工作,不時要一天工作12小時,壓力沉重。」他說,公司曾訪問逾千名中小企代表及初創創辦人,發現每名員工每年平均請病假4天;亦有逾六成受訪者承認,曾在精神狀態欠佳下工作,「可是,有一半受訪者表示,公司沒有為員工購買團體醫保。」
高賽認為,本港享用私家醫療服務殊不便宜;中小企和初創未有為員工購買團體醫保,一方面是出於營運成本考慮。
另一方面,由於傳統保險公司提供的團體醫保計劃未必可照顧到團隊規模較細、資源亦有限的企業;加上,初創物色公司醫保方案需時,期望以StartupCare解決痛點。

高賽表示,香港有不少中小企和初創,「可是,有一半受訪者表示,公司沒有為員工購買團體醫保。」(黃潤根攝)
在進軍香港前,StartupCare已在上海推出,夥拍一間大型保險公司,向當地的初創和中小企提供公司醫保服務。高賽稱自己跟上海早有淵源;創業前他曾効力著名藥廠賽諾菲(Sanofi)多年,2011年起獲派駐上海,負責中國糖尿病業務。他發現中國人對國內醫療服務缺乏信心,不知如何尋找合適的醫生及醫療機構。
累計融資逾9360萬
時至2014年,他在上海創立醫療訊息平台The CareVoice,讓用戶分享求醫經驗,服務模式跟大眾點評網相似,及後再拓展至跟不同保險公司合作,向後者提供SaaS(軟件即服務)及CareVoiceOS醫療健康操作系統。透過用戶提供的一手數據,助保險公司掌握客戶需要,從而制定合適醫保方案。
至於剛剛面世、專攻初創和中小企的StartupCare,高賽認為,上述對象對公司醫保有需求,亦期望揀選合適計劃及快速處理索賠,對保險科技持歡迎態度,「保險科技市場已漸趨成熟,(保險科技公司)需要有一個Niche(生態區位),針對特定群眾的需要,提供具獨特性的產品或服務。」
問到公司融資狀況,高賽透露,公司累計融資已超過1200萬美元(約9360萬港元)。其中1000萬美元,來自本年8月完成的A輪融資,由投資管理公司友崙集團(LUN Partners Group)領投。高賽指出,新資金會由The CareVoice及StartupCare共用,將用作擴充團隊及加強產品創新。
採訪、撰文:陳子健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衞星大戰|Apple和SpaceX掀衞星服務爭奪戰
Apple 和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SpaceX,據報正在爭奪供應有限的手機頻譜使用權。消息指,Apple在外太空投資激怒了馬斯克,而SpaceX已敦促監管機構叫停一項由Apple出資的衞星擴張項目。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針對不同行業監管AI發展(方保僑)
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普及,潛在風險和挑戰也日益顯現。如何在促進創新的同時,確保AI技術安全、透明和公平使用,已成為香港特區政府乃至整個社會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AI預測|蓋茨:兩工作十年內較受AI衝擊
微軟(Microsoft)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早前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預測人工智能(AI)將於未來10年取代人類在醫療、教育等大多數專業領域的角色。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陳仲文|AI武器化 衍生新興網絡威脅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發言人陳仲文指出,本地企業現時面對五大網安風險,從大型語言模型(LLM)外洩風險、AI助長的詐騙攻擊,以至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隱憂等,企業須正視新興威脅,強化防禦策略。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楊紅霞|籲港府支援基建 配合人才優勢
港理工大學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環球事務)楊紅霞直言,本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浪潮中尚未取得較大突破,乃不爭事實,但只要充分把握人才優勢,善用周邊地區資源,相信仍有不少發展機會。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直接偏好優化(DPO)
直接偏好優化是一種用於訓練機器學習模型的新興方法,直接利用人類的偏好數據來優化模型。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獎勵模型(Reward Model)
獎勵模型是一種在機器學習領域使用的概念,特別是在強化學習及某些生成式模型的訓練中。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