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能否思考? (占飛)

電影《解碼遊戲》中有提及到「圖靈測試」。(劇照)
看過電影《解碼遊戲》,相信都知道「圖靈測試」是什麼一回事。測試者獨自一人用電腦跟對方文字交談。交談的對象在另一個房間內,其一是真人,另一是電腦,即現稱聊天機械人(Chatbot)。圖靈旨在測試:經過一段長時間的交談,測試者能否分辨出誰是真人、誰是機械人。
英國電腦科學家阿倫圖靈(Alan Turing)在1950年的〈論計算機器與智力〉(On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論文中試圖解答一個問題:「機器能否思考?」當時,還未有計算機或電腦這個名稱,圖靈只能稱之為計算機器。圖靈認為:假若測試者分辨不出跟他文字交談的是真人或電腦,那便等於:機器會思考。
假若圖靈今天仍在世,恐怕他不會那麼輕易就承認機器會思考。人類的思考是相當複雜的,計算是思考,邏輯思維和推理也是思考,歸納事物的模式亦是思考,今時今日的電腦肯定可作上述三類思考。電腦下棋可以擊敗棋王,因精於計算和邏輯思維。電腦可以處理龐大的數據,從中歸納出模式,是人類無法企及的。
圖靈測試
電腦的計算能力遠遠在人類之上,而且人類會犯錯,電腦不會出錯。正如心理學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及其他認知科學家指出:人類有許多預設(Default)的認知方式(包括偏差),電腦沒有人類的認知偏差,純按「理性選擇理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去「思考」。
問題是,人類的決定或行動往往不是「理性選擇」,電腦便難以準確地預測到人類的行為。
另一方面,人類會聯想,電腦是不會像牛頓般見蘋果跌下而聯想到萬有引力的。人類有直覺,有「第六感」,電腦沒有直覺,那聯想和直覺算不算思考呢?人類有「常識」(Common Sense),電腦肯定沒有,而「常識」不只範圍寬、廣且模糊,並隨時代而變,難以界定。有時候,罵人沒有「常識」,要詳細解釋被罵者怎樣沒有「常識」,未必做得到。比如色情,人可以憑「常識」分別出,但要程式員「教懂」電腦分辨何謂色情,恐怕會無功而回。「面孔辨認」的軟件可以認人(暫時仍不是100%準確),但難以辨認到人的內心情緒。人卻一眼看出他人──尤其是親人、朋友及相識──的喜怒哀樂。

「圖靈測試」不只用以解答「機器能否思考」的問題,還幫助電腦科學家設計能夠思考的電腦。 (劇照)
「圖靈測試」不只用以解答「機器能否思考」的問題,還幫助電腦科學家設計能夠思考的電腦。現時,許多電腦科學家專注於設計類似人的電腦,以及受人類接受和歡迎的電腦,皆是為了迎合商業的需要。電腦像人,消費者才願意使用,不致排斥抗拒。孤單寂寞人,電腦能跟他/她愉快交談,他/她才會買聊天機械人,否則何不養一頭狗或貓?
許多人不喜歡跟電腦下棋或玩博弈遊戲,正因電腦下棋太快,你費煞思量,剛下了一步棋,電腦不用半秒立即回應,你立即要花腦筋想下一步,毫無時間「回氣」。跟真人下棋,對方總要思考一下才回應,此時你大可「回氣」。你下了一步妙着,令對手皺眉苦思,這正是下棋最大的樂趣。跟電腦下棋,便難有同樣的滿足。
「圖靈測試」另一個貢獻就是,產生「反轉圖靈測試」(Reverse Turing Test)。前者純測試人,後者既可以測試人,也可以測試電腦能否分辨出真人和電腦。測試方式不變。程式員和駭客最喜歡玩這個測試。
去人性化
美國賓州維拿諾華大學(Villanova University)法學教授費烈曼(Brett Frischmann)和紐約洛車士打科技中心的哲學講師施令格(Evan Selinger)在合著的《重建人性》(Re-Engineering Humanity)一書中表示:「反轉圖靈測試」比原來的「圖靈測試」更重要,事關現時有不少批評數碼科技溫水煮蛙的「去人性化」(Dehumanizing)。
所謂「去人性化」意思是:隨着社會和生活環境愈來愈多使用數碼科技,生產和工作已愈來愈機械化和數碼化,一般人教育、娛樂、溝通……為了適應數碼科技,愈來愈失去「人性」的特質,現代人愈來愈像副機器。可是,至今並沒有任何科學的標準可以測量「去人性化」。
費烈曼提出以「反轉圖靈測試」量度人類交談和溝通,和電腦的分別是否愈來愈小。差別愈小,即表示「去人性化」程度愈高。事實上,今天有不少人已經不像人,而像副機器。
更多占飛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時代|IBM z17主機運算量增五成
不少商業機構為求保密,都傾向把大量業務資料保留在自家伺服器,而並非託管在雲端網絡上。國際商業機器(IBM)昨天發布新一代大型主機z17,內置IBM Telum II處理器,專為250多種人工智能(AI)用例而設計,包括AI代理及生成式AI。
- Posted April 9, 2025
- 0
-
細談數字經濟七大試驗區(車品覺)
國家數據局近日正式指示天津、河北(雄安新區)、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四川等7個地區,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這一重大政策標誌着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進入深水區改革階段。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問題必須得到解決的時候。
- Posted April 9, 2025
- 0
-
侏羅紀公園|絕種恐狼藉基因編輯復生
美國生物科技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宣布,成功復活絕種約1.25萬年的恐狼(Aenocyon dirus),成為全球首個借助基因編輯與複製技術復生的滅絕物種,震撼全球科學與保育界。
- Posted April 9, 2025
- 0
-
搶人才|Google一年有薪假阻AI專才跳槽
外媒Business Insider爆料,谷歌旗下AI團隊DeepMind的英國部分員工,受制同行競業禁止條款,於離職後最多12個月內,不得為其他AI公司工作,期內他們仍支取薪酬,但不再參與工作,並安排放「花園假」,實際等同受薪待業。
- Posted April 9, 2025
- 0
-
AI製片|新Nova Reel可生成2分鐘影片
美國科企巨頭亞馬遜(Amazon)全新升級人工智能(AI)影片生成模型Nova Reel 1.1,能以文字描述、選用圖像,生成長達2分鐘的多鏡頭影片,大幅提升創作彈性與效率。
- Posted April 9, 2025
- 0
-
開放權重
這是指AI模型的一種發布形式,指模型的參數權重(Weight)公開分享,開放下載、使用或修改。跟完全開源(Open Source)不同,開放權重的模型,不一定包含完整的訓練代碼或數據集,惟核心的模型結構及參數是公開的。
- Posted April 9, 2025
- 0
-
AI私人投資破萬億 基建與研究最吸金
人工智能(AI)融入日常生活,以驚人速度發展,從法律、教育到醫療保健,滲透社會各個層面。美國史丹福大學「人本人工智能研究中心」(HAI)發表長達455頁的《人工智能指數報告2025》(AI Index Report 2025),總結最新的AI產業狀態數據及趨勢。
- Posted April 9,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