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喇叭爆保安漏洞 激光入侵家居 百米外開鎖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即使黑客身處百米之外,亦可入侵智能家居系統,要求打開門鎖或網上購物。(YouTube影片擷圖)
現時流行的智能喇叭隨時潛伏保安漏洞,令不法之徒有機可乘。《紐約時報》報道,若智能喇叭配備微機電系統(MEMS)的麥克風,無論是Google Home、Amazon Echo、Facebook Portal,或內置Siri語音助理的蘋果iPhone手機,都可經激光從百米以外入侵。
日本電氣通信大學及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員經過7個月反覆試驗後發現,智能喇叭上的麥克風有一塊振動膜,除了被聲波衝擊時會震動,原來表面在激光照射下,亦會出現電子訊號反應,過程「神不知鬼不覺」。
黑客設備成本3100元
黑客利用這項光學特性,以電腦編譯語音指令(例如開門)後,再把激光訊號透過遠攝鏡頭,把能源聚焦在麥克風上,即可假扮屋主語音訊號輸入各種指令,包括:解開智能門鎖、啟動座駕、開關電燈,甚至網上購物等,遙距騎劫智能家居系統。
即使身處另一幢建築物,甚至隔着玻璃窗,只要裝置上的麥克風有空間被激光照射到,而又毋須輸入密碼,黑客即可攻破保安系統。研究更發現,即使以膠紙遮住裝置表面亦無法解決問題,相信大部分坊間麥克風都要重新設計才可以堵塞漏洞。

研究員把載有電子訊號的激光束射向智能喇叭的麥克風位置,並偽裝為語音指令,成功入侵系統。(YouTube影片畫面)

(YouTube影片擷圖)
以訊號激光方式入侵,黑客不但可置身百米之外,而且入侵成本不貴。一支激光筆、一個激光驅動器,另加一個音頻功率放大器,總花費不到400美元(約3100港元)。研究員已把上述漏洞告知特斯拉、福特、亞馬遜、蘋果公司及谷歌跟進。
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數據顯示,智能喇叭在全球熱賣,今年次季出貨量達2610萬台;美國亞馬遜登上榜首,次季出貨量為660萬台,市佔率為25.4%;屈居季軍的Google出貨量有430萬台。值得一提的是,亞馬遜旗下的Alexa Skills商店已收錄逾8萬個語音技能,供全球用戶下載。若開發員設計高質程式,更可獲得亞馬遜獎金,每個語音技能所得資助每月最高達5000美元(約3.9萬港元)。
亞馬遜籲設語音密碼
亞馬遜發言人回應報道稱,現有語音助理用戶可採取簡單的安全措施,除了設定語音密碼,亦可使用靜音按鈕,中斷麥克風電源;甚至把智能喇叭放在室外看不見的地方,並停用任何敏感功能,降低黑客入侵的損失。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實踐可持續建築減廢方案(鄧淑明博士)
據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出,近年香港的公營部門及私營公司,每年建築工程費用總開支達到3000億元,可為業界提供實踐可持續建築的黃金機會,把「ESG(環境、社會及管治)原則」納入大型建築項目,筆者深表認同。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數碼科技體驗館|數碼港17間園區企業展成果
數碼港「數碼科技體驗館」正式開幕,即日起向企業及公眾開放。當中設有「提升效率」、「安全」、「互動體驗區」三大展區,展示人工智能(AI)、區塊鏈及Web3.0等最新前沿科技方案,涵蓋教育、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DeepMind|聘專家安全開發AGI
科技巨企谷歌(Google)旗下人工智能(AI)研究團隊DeepMind,在英國倫敦公開招募「後AGI」研究科學家,研究通用人工智能(AGI)、超級人工智能(ASI)及機器意識,以至AGI對人類社會基礎的影響。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離心砲|美初創研建離心炮發射衞星
美國加州初創SpinLaunch主力研發巨型離心砲,計劃明年起發射數百顆微型衞星,在近地軌道(LEO)部署通訊系統Meridian Space。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嘲諷科技文化|矽谷過路處按鈕被駭遭惡搞
美國加州三藩市灣區等矽谷一帶,上周末起相繼有人發現行人過路處按鈕被駭,植入多條以人工智能(AI)合成的模仿語音,聲稱自己為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億萬富豪馬斯克,以嘲諷科技文化、AI及企業過度擴張等行為。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人形機械人|眾擎PM01機械人售價19萬
世界級網紅「甲亢哥」(IShowSpeed)早前訪華,於深圳與「眾擎PM01」機械人共跳「斧頭舞」。最近這款人形機械人量產,在眾擎京東自營旗艦店上架,售價18.8萬元人民幣,預計到今年6月底才有貨。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AI代勞損信任|哈佛教授提醒 易遭識破損信任 企業CEO與員工交流 忌以AI代勞
最新一期《哈佛商業評論》刊登文章,探討企業高層及行政總裁(CEO)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代筆,或引發對內部信任的損害。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