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燈柱全城關注 (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黃家偉)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物聯網(IoT)設備發展迅速,惟當中人臉辨識、無線射頻識別(RFID)等技術引起私隱爭議,不少人擔心有關設備,或有暗中監控之嫌。《信報》StartupBeat今次請來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行政總裁黃家偉,分享保障個人敏感資料心得。
主持:(朱)朱美俞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黃)黃家偉 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朱:你於早前舉行的「數碼市場研討會」(DMP)上,提及IoT的安全問題,可否簡單解釋?
黃:我們發現一般企業及市民,對IoT產品均缺乏私隱意識,這些設備一旦連接網絡,若沒有充足安全措施,就有機會被攻擊。以網絡鏡頭(Webcam)為例,其內置存儲空間有限,廠家或將影像上傳至雲端。他們未必有意侵犯私隱,惟一般用戶沒有細閱說明書,即使私隱外洩亦毫不知情。
此外,凡設有鏡頭的電視機,用戶必須加密保護,以免淪為黑客「分散式阻截服務攻擊」(DDoS)的工具。至於智能電話,我們不難留意到屏幕上,經常彈出系統更新提醒,旨在解決系統現存的保安漏洞,用戶卻經常忽略此點。市民若購買IoT產品,首先須揀選信譽良好的公司,留意產品有否更新功能,使用時須看清楚說明書的條款細則。
「盲禁」礙智慧城市發展
朱:最近智慧燈柱的私隱問題,惹起全城熱話,你對此有何看法?
黃:據了解,市民擔心本港日後若在各區,都設有數以萬計智慧燈柱時,他們遊行期間會否被攝錄,讓政府得悉個人身份及行蹤。其次,即使取消攝錄功能,燈柱的RFID技術能否讀取途人持有的新智能身份證資料,亦是坊間的關注重點。
港府早前回應,智慧燈柱的攝錄功能,分別用作環保署監控垃圾傾倒黑點,以及了解路面交通情況。顧及市民的憂慮,當局已宣布停止環保署的監控功能;另改以320×240低解像度拍攝交通流量。我認為,燈柱有如3樓般的高度,在低像素拍攝下,莫說是人的容貌,車牌亦難以捕捉。惟得知有機構質疑,大數據及人臉辨識技術,能轉化影像以識別容貌。第一,我不相信其可行性;第二,若是可行,擁有該技術的機構早已發布有關資料。
此外,智慧燈柱內置的RFID技術,當局稱用作支援盲人設備,例如智慧手杖等,方便有關人士獲悉身處位置。有市民擔心這技術或能讀取新一代智能身份證。惟港府已回應,技術只會單向發出訊號,不能讀取數據。事實上,八達通亦支援RFID技術,當它跟讀卡器距離逾一尺,實際上亦難以讀取卡內資料。
智慧燈柱乃智慧城市的發展基礎,現時不少國家已設置有關設備,若本港仍斟酌是否採用鏡頭,抑或只作照明之用,相信本港的智慧城市發展,勢將停滯不前。
朱:智慧燈柱方面,你認為港府該如何釋疑?有業內人士指出,可參考歐盟《通用數據保障條例》(GDPR)準則,這又是否可行?
黃:我相信當局在智慧燈柱的加密處理上,做法已相當嚴謹。個人認為,事件主要關乎市民對港府的信任問題。業界就有關工作提出建議,例如把智慧燈柱收集的資料上傳至政府網站,以增加透明度,讓市民得悉有關用途。
至於GDPR方面,違反有關條例的最高罰款,相當於2000萬歐羅,或公司年收入的4%,以最高者為準。本港應否引用懲罰,抑或採用教導性準則,這留待港府決定。其實,更重要是從源頭着手,市民要提高意識,留意資料用途。若源頭做不好,縱使以嚴厲罰則懲處科企亦無補於事,一旦出現事故,客戶資料都會流入黑市。
免費WiFi小心保安風險
朱:未來發展智慧城市,私隱上有何潛在風險?「官產學研」各方,可以擔當什麼角色?
黃:物聯網的應用愈趨普及,企業將是最大的受惠者。「工業4.0」計劃推出後,業界將廣泛使用IoT設備,例如機械人、傳感器等,但如何將之連接,發揮更大協同效應?優質的數據分析,為關鍵發展要素。
過去10年科技日益進步,鋪天蓋地的WiFi設備,可能有潛在風險。舉例,市民以免費WiFi瀏覽新聞、查閱地圖位置,問題或不大;若用作登入個人賬戶等,則須審慎考慮,以免黑客藉設立免費WiFi,暗中讀取用戶資料。
各界應就IoT問題對症下藥,切實關注私隱及保安問題。政府方面,亦應教育市民的私隱意識,讓他們自覺保護自己。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DeepSeek|阿爾特曼:DeepSeek令人印象深刻 OpenAI將推更好模型
低成本的內地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爆紅,競爭對手ChatGPT開發商OpenAI創辦人阿爾特曼(Sam Altman)表示,DeepSeek-R1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尤其是考慮到它的價格。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DeepSeek橫空登場 料中美AI領域對等
低成本的內地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橫空登場,觸發市場對環球科技股估值過高的憂慮,重創全球AI股;有分析指出,市場反應過度,主要是由於目前的估值過高,亦有意見認為中國和美國在AI領域處於更加對等的地位。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官產學研」助港轉廢為材(鄧淑明博士)
過去10年,香港人生產的垃圾量持續高企。根據政府資料顯示,香港都市固體廢物的人均每日棄置量,由2013年的1.33公斤,上升至2023年的1.44公斤,較日本及新加坡的0.88公斤高逾六成多。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新發明!|巨球電動平衡車 地面全方位行駛
英國YouTuber布魯頓(James Bruton)是一位瘋狂裝置發明家,繼去年4月研發世上首輛螺旋單車之後,最近他又發明大紅球電動平衡單車。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DeepSeek|R1免費用 自家電腦安裝教學
內地私募巨頭「幻方量化」旗下開源模型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上周發布新人工智能(AI)模型DeepSeek R1,在數學、編程及推理任務上可與OpenAI o1、Claude 3.5 Sonnet媲美。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Meta重酬用家推廣IG 創作人月賺39萬
全球媒體生態系統面臨劇變,為吸引創作人推銷社媒Instagram(IG),母公司Meta據報正推出一項獎勵計劃,鼓勵對方在其他短片應用程式,例如TikTok、Snapchat、YouTube Shorts等平台推廣IG。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北上消費|WeChat Pay HK擴大支付覆蓋至內地個人小商戶
WeChat Pay HK宣布,即日起擴大其跨境支付覆蓋至內地個人小商戶,包括深圳的士。港人於內地小攤檔品嚐當地美食、逛花市辦年貨、乘搭深圳的士等,均可用港幣付款。WeChat Pay HK自動將人民幣交易轉為港元結算,且不收手續費。
- Posted January 2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