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Miss
日清研製食用培養牛肉
By 信報財經新聞 on April 5, 2022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實驗室培養肉近年備受關注,被視為解決糧食危機的方案之一。日清食品(01475)早前與東京大學團隊,共同發表日本首款可食用培養肉。研究項目在2017年啟動,目標是開發擁有真正肉味及口感的培養牛扒肉,研究成果於第21屆「日本再生醫療學會總會」上發表。
培養肉是指將動物細胞拿出體外,為組織培養而得到的肉類,相比飼養活生生的家畜,對地球環境負擔更小,而且毋須佔用大量土地;加上培養肉在無菌環境下培養,有效減低大腸桿菌等細菌污染的風險,以便執行嚴格的衞生管理。

經食用色素染色後,人工培養肉的外表跟一般牛肉無異。(日清網頁圖片)
製作培養肉一般需要細胞、養份及肌肉支架材料。研究團隊於2019年利用牛隻肌肉細胞,成功製作體積約一立方厘米的牛肉粒。其後進一步改良技術,開發了可食用血清,為肌肉細胞生長提供必需養份;至於可食用血清凝膠,則用作生產三維肌肉組織所需的細胞支架材料。
最後,團隊成功製作出重約2克、長4.5厘米、寬2厘米、厚1毫米的牛肉片;經食用色素染色後,外表與打邊爐常見的牛肉無異,團隊已率先試食。

團隊加緊研究工作,期望在2025年3月前,製作一塊重約100克的牛扒。(日清網頁圖片)
盼技術擴展至吞拿鰻魚
為還原牛肉的味道及口感,團隊正加緊研究工作,期望在2025年3月前,製作一塊重約100克、長7厘米、寬7厘米、厚2厘米的牛扒。長遠希望把培養肉技術,擴展至吞拿魚、鰻魚等肉類,並以更低成本達成量產目標。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