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 人才之爭 (車品覺)
浙江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是科技界每年一度盛事,在這個景色宜人的地方,滙聚政、商及學術的大佬們共商未來發展。今年大會的主題之一是探索數字經濟(Digital Economy)對未來世界的影響,有幸我也參與到撰寫報告的行列中。聽到這個論題,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忽然提起數字經濟?且看普華永道最近一份報告的描述:2015年全球GDP約為74萬億美元,預料到2030年的全球GDP會因為人工智能而增長14%,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將達到15.7萬億美元,超過中國和印度目前的經濟產值總和。這15.7萬億美元可以分成兩部分,其中6.6萬億美元來自生產率的提高,另外9.1萬億美元來自消費領域的個性化需求衍生的高品質商品。
目前,以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已被公認為第四次產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因素。不過,我被CEO問得最多的,還是哪裏能找到適合的團隊或人才,下一個問題才是如何起步。我一般回應說:「可以多講一些你的目標是什麼嗎?」例如普華永道報告提出,優化專案(效率提高)與創新專案對人才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招聘三大條件
回想我在2012年首次向Lucy(當時阿里首席人才官)提出,要對數據科學家作大量人才準備,期間被多位高層冷眼,覺得我在「整色整水」。時移世易,兩年後老闆在一次戰略會議上,主動問我對數據科學家引進的標準,我對頂尖人才給出的條件有三:
一、美國頂尖科技相關大學的博士生;
二、畢業後在擁有巨量數據的企業工作超過3年;
三、具有成功運用海量數據轉化為成功產品的經驗。
然而,不瞞你說,這些人薪水極高不在話下,要找到適合的更像大海撈針。後來我的一位首席數據科學家,就為此設計了一個很巧妙的尋找人才演算法,幫助HR找出連獵頭公司都走漏眼的人才名單。我以上開出的3個條件,在於如何得到一位既能上天又能落地的科學家。兼備頂尖的技術根柢、解決問題的態度及快速理解業務的能力,完全是值得你付出數百萬人民幣年薪羅致的人。
話說回來,成功的數據團隊不是單打獨鬥就可以,有尖銳的前哨部隊之外,還需要有懂得戰略部署的分析師、堅固後防的工程人員、把技術泛化為工具的產品經理等等。
這麼多年的經驗,還告訴我另一個關鍵,就是別忘記在高管中培養一位聽得明白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的業務代表。
(編者按:車品覺最新著作《覺悟.大數據》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