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數據考驗應變力 (車品覺)
西方的分析大多以統計為基礎,講求是先「分」然後「析」,把一個概念拆成較簡單的組成部分,然後找出這些部分的本質屬性和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相比之下,中國文化更着重於全局觀及因果循環。筆者因為受到外公的熏陶,自幼喜愛《易經》和玄學,後來有幸拜師亭老,師父曾經提到一位西漢時期劉安的人物,號稱「淮南王」。他曾招攬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其中有8位核心人物,後世叫作「八公」,集體編寫了《鴻烈》,名為《淮南鴻烈》或《淮南子》,著作集自然科學、哲學、史學、文學價值於一體,博大精深,可以說是在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百科全書。
作為數據分析師,我對《淮南子.本經訓》中的一段話特別深刻:「天地之大,可以矩表識也;星月之行,可以曆推得也;雷震之聲,可以鼓鐘寫也;風雨之變,可以音律知也。是故大可睹者,可得而量也;明可見者,可得而蔽也;聲可聞者,可得而調也;色可察者,可得而別也。」
所以古人相信循着周而復始的軌跡,更有利於長期的直接或間接觀察,很多事件都是可以還原出成功和失敗的規律,也說明了找出循環的重要性,但問題往往流於過去收集數據(觀察)層面上,要做到既全面又細微的分析難度很大。譬如說古時期因為憑着肉眼的觀察,僅能收集到五星(金木水火土)的資料,因此出來的分析力也有局限。即使在今天大數據時代,數據存儲及計算能力都有飛躍性的進步,但世界變化之急速,也在考驗着我們對數據不斷收集及重塑的應變能力。
我覺得中西的分析方法其實很值得互相結合,相比之下大數據的興起,其實更適合中國人全局性思考的思維習慣呢!筆者最近正在努力準備新書《數循環》的最後編輯,書的內容主要是總結我過去的實戰經驗,持續思考出來的心得,簡單地說就是數據與業務的一種循序漸進的關係:行動產生數據、數據發現規律、規律幫助決策、決策指導行動,周而復始不失其行。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