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美食攻銀髮市場 (甲茵科技張遴琪)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微藻(Algae)為單細胞藻類,這植物原材料具多種用途,例如護膚品、生物降解塑膠,甚至可以加入保健食品,提升營養價值。本港生物科技初創甲茵科技早年着手研究有關項目,《信報》StartupBeat請來其創辦人與董事總經理張遴琪,分享研發心得與營運策略,拓展銀髮市場之餘,同時培育本地科研人才。
主持:朱美俞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張遴琪 甲茵科技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
朱:當初為何有志研究微藻並提取當中的營養成分?
張:甲茵科技創辦於2013年,致力研發及種植微藻,藉分析有關成分,發掘其營養價值。一般而言,微藻可應用於護膚品、生物降解塑膠,以及保健產品。當時我們留意到,採納微藻成分的企業,大多以保健產品為切入點,例如經壓縮的片劑、藥丸、魚油丸等。
然而,公司在過往的市場調查發現,微藻於食品方面發展潛能最大。人體每天需要攝取一定營養成分,惟市面食品普遍有不少化學物,公司冀藉微藻此類天然食材取而代之,例如用作天然色素。之後,我們計劃把微藻加入食材,讓消費者享用美食之餘,亦可作營養補給。
甲茵科技研培植技術增產
朱:研發過程遇到什麼挑戰?本地微藻供應量又是否足夠?
張:公司發展至今6年,當中研發時間頗長,我們亦投放不少資金、人力及物力等資源。微藻提取過程方面,有別於一般蔬菜或鮮果種植,因微藻繁殖力高,每天都會茂盛地生長,團隊每日可獲10%至30%收成,又不影響培植過程。礙於本港土地問題,在缺乏較大規模的生產基地下,我們須在研發技術方面下工夫,大幅提升產能,藉此降低營運成本。
朱:現時客戶群以什麼類型為主?
張:個人認為,銀髮族市場具發展潛力。香港中文大學研究調查指出,2003年本港僅有11.7%人口為長者,預料至2033年,全港有四分之一人口為65歲或以上。惟隨着年齡增長,人體內的新陳代謝以至攝取營養能力將逐漸下降。本港不少長者每天或須服用藥物,若微藻以膠囊或片劑等保健產品呈現,未必深受歡迎。假若把營養價值豐富的微藻加入至長者日常食物之中,賣相不但較佳,長者亦較易攝取,發揮更大效益。團隊會提取微藻當中成分,例如含高氧化物的蝦紅素添加至蝦子麵之中,再推廣至本地長者市場。
除銀髮族市場外,現今年輕人注重健康,不乏素食主義者;微藻作為植物細胞,恰好符合新一代年輕人的飲食習慣要求。
擬申美國有機認證「走出去」
朱:剛提到你們的產品聚焦於食品上,有否申請相關認證?
張:本地方面,我們已向有關機構申請食品標籤及食品安全等認證。食物安全為相當重要一環,所以無論任何食品,在銷售至市場前,公司會謹慎處理有關工作,此為我們的企業責任。
現時團隊專注研發有關微藻培植的技術;業務發展則以消費者健康為大前提,冀透過招攬更多年輕人,為公司市場推廣出謀獻策,讓產品以創新方式推出市場。
此外,未來我們有意進軍海外市場,屆時會申請美國農業部(USDA)有機認證。為擴大研發範圍,我們亦有融資打算;另期望跟志同道合的食品生產商合作,推出更多具營養價值的創新食品,把微藻元素引入至更多本地特色食材,甚至飲料之中。
開放式管理吸人才
朱:招攬本地科研人員方面,你們有何部署?
張:本港聘請培植微藻方面的科研人才有一定難度,此類人才實在不多。因此,我們不會設置框架,限制公司招聘的方向。
現時團隊人員主要來自本地大學,例如負責生物科技的技術總監,為香港科技大學的畢業生;至於我們的首席技術官,則是從美國回流返港加入團隊。
作為本港土生土長的企業,我們認為公司應盡社會責任,於本地培育新一代生物科技人才。我們歡迎本地大學修讀有關學系的學生,以實習或全職形式加盟,深化其研發及種植微藻的技能,亦豐富其閱歷。除工作表現外,我們同樣重視員工的工作滿足感,因此主張開放式管理,增加業務的透明度,例如跟員工共享研發成果,藉此提升團隊凝聚力。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彭博報道|新加坡在加密貨幣中心競賽中領先香港
彭博報道指出,新加坡今年共向加密貨幣業者發出13個加密貨幣許可,其中包括加密交易所OKX和Upbit,以及Anchorage、BitGo和GSR,這一數量是該國前一年的兩倍多。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的士支付|八達通機現可接受PayMe付款
八達通宣布,香港的士司機現可以透過八達通網絡接受PayMe by HSBC的付款,進一步擴大全港超過2.7萬名的士司機的電子支付選擇。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拓代幣化經濟 增灣區金融實力(鄧淑明博士)
區塊鏈是代幣化經濟的重要一環,既可簡化金融資產原本繁複的發行和交易流程,避免了高昂的手續費;而且不受地域限制,能夠24小時全年無休作跨國交易。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本地創科動態|浸大團隊研適配子 治罕見骨骼佝僂病
由香港浸會大學及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領導的研究發現,一種由浸大研發、原本用於治療「玻璃骨」的適配子Apc001,可用於治療罕見骨骼疾病「X連鎖低血磷性佝僂病」,並已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孤兒藥認定及兒科罕見病認定。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本地創科動態|低碳綠色科研基金 累計總資助1.47億
低碳綠色科研基金秘書處昨稱,基金於第四輪申請共接獲約125份申請,最終批出共三個項目,涉及金額約1400萬元。是次獲批的三個科研項目,涵蓋範疇包括推動新能源技術及轉廢為材。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辦國際AI挑戰賽 明年3月中大決勝
在歐美同學基金會與國際人工智能及數據產業協會共同倡議下,明年3月將召開「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賽」(IAEPC),料比賽將吸引全球頂尖的人工智能(AI)人才來港。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美國建核聚變電廠 全球首座滿足所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衍生初創「聯邦聚變系統公司」(CFS),計劃在弗吉尼亞州的切斯特菲爾德縣建造全球首座電網規模的核聚變發電廠ARC,目標三十年代初期投入運作,發電400兆瓦(MW)供15萬戶使用。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