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街坊泥鯭巴 法例不容難長做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交通共乘非新鮮事物,本身是大埔居民的呂忠義,於2015年成立Facebook群組「大埔街坊泥鯭」,鼓勵區內車主駕車外出時順道接載街坊,善用閒置座位,街坊亦可藉順風車節省車費。

呂忠義直言,本港法規不利交通共乘發展。(受訪者提供圖片)
「開始時街坊一呼百應,全盛時期有百多名區內車主,每天在群組分享自己行程。」後來呂忠義開發街坊泥鯭手機應用程式,進一步發展成「泥鯭巴士」,接載需要到市區上班的大埔居民。他更找來贊助商讓街坊免費搭車,贊助商可推廣品牌及派發產品試用裝,「當時每天有4、5班車前往不同商業區。」

泥鯭巴士曾吸引不少大埔居民選搭,惟項目如今已停止,Facebook群組「大埔街坊泥鯭」重點亦已變成街坊團購、快過期食品處理、探訪區內獨區長者等其他社區議題。(大埔街坊泥鯭fb群組圖片)
不過,無論是順風車抑或泥鯭巴士,現已停止服務。呂忠義解釋,香港法例不容許私家車載客取酬,順風車司機只有付出難有回報。至於泥鯭巴士,據現行條例,合約式出租服務營辦商,30天內不能行走往返相同地點的同一路線超過兩天。呂忠義不諱言,當時要經常改動上落車地點「打擦邊球」,加上有村巴營運商投訴,最終只維持大半年。

全盛時期,泥鯭巴士每天有4、5班車前往不同商業區。(大埔街坊泥鯭fb群組圖片)
籲港府給予政策支持
呂忠義認為,推動交通共乘須得到政府在政策上支持,又跟能否平衡行業其他持份者利益有關,「正如新加坡容許車主上下班期間載客取酬,但次數和車費都有上限,未至於嚴重影響的士生意。」
延伸閱讀:
港兩平台開闢水陸交通共乘 接載深宵同路人 集合遊客往外島
山系KOL夾船暢玩偏遠美景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