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地頭蛇組基金重建信譽 港風投以色列闖新天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近年OurCrowd積極舉辦基金活動,邀請中港潛在投資者出席。
以色列初創近年開拓中國市場,惟因兩地保護專利的文化差異,往往無功而還。然而,這種形勢卻讓本港的風險投資者成為「超級聯繫人」,締造商機;透過夥拍著名的以色列風投(Venture Capital),把當地初創介紹給內地客戶,藉此加速落地。誰說市場規模細沒發圍機會,憑信譽亦能闖出新局面。
本月初,耶路撒冷舉行2018 OurCrowd全球投資者高峰會,本港風險投資者、領邦創投董事總經理鄭心傑忙得不可開交,一邊捧着午餐,一邊與以色列的創業家交換卡片。只一頓飯時間,就聽取了3個簡報。鄭心傑坦言:「以色列有很多革命性產品,醫療、環保科技方面尤其出色。現在不少中港企業做產業升級,對以上行業的創新產品有需求,把兩地的初創連繫起來大有商機。」
鄭心傑曾造訪超過10間以色列初創,這些公司的產品均取得專利,並有首批用戶支持,估值則相對便宜,跟中國剛起步的初創相若,「這樣的條件當然feel comfortable,而投資最大風險是什麼?就是試用了一段時間後,才發現產品失敗,血本無歸。」

領邦創投董事總經理鄭心傑稱,以色列初創產品貼地。
助初創攻華落地
現時以色列約有7000間初創,舉行過數之不盡的創業活動,本港投資者早已不是陌生面孔。
劉自強(Gary)是來自香港的匯盈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一年多前與公司董事彭浩到以色列尋寶,發掘適合內地市場的安防(Security)產品。由於該公司跟內地公安、機場保安部門有業務往還,與銳意進軍中國市場的以色列股權眾籌平台OurCrowd一拍即合,近月更籌組了「OurCrowd匯盈中國前沿科技基金」。
「市場上有不少基金,但能夠像我們這樣,幫助外國初創在中國市場產業化和落地化,去到生產層面、有訂單,只怕沒第二家。」Gary豪言:「因為我們明白雙方,connect到他們。」
中國在創科領域成績驕人,惟Gary過去4年投資經驗所見,不少出自大學和國企背景公司的科技雖然精進,可是只專注於某一方面,以精益求精為目標。他舉例,內地初創做AI便做AI,以色列公司則擅於整合技術(Integration),能製造一部包含逾千種科技的手機。
「這樣的背景(獲大學、國企支持)不易有強烈的經濟回報欲望,而且由實驗階段到推出產品,通常需一至兩年時間。中國市場發展太快,若等客人要求推出新產品的時候,我才去大學挑幾個有潛質的科研成果孵化,慢慢等Organic Growth(自然增長),將會錯失很多商機。」
跟不少內地創投公司一樣,Gary轉去歐洲、澳洲及以色列,物色發展成熟的初創公司。計劃投資該公司後,把領先世界且符合國情的科技產品,再引進內地生產及銷售。

匯盈科技首席執行官劉自強(右)看好以色列的安防、環保、醫療科技;旁為公司董事彭浩。
黑心中企騙專利
根據研究機構IVC Research Centre於2015年發表的報告,自2012年至2015年,中國在以色列的投資額每年同比增長100%,成為後者推動發展高科技的引擎。至2015年,中國資金更獨當一面,佔以色列初創風投的40%。
中國與以色列投資合作崛起之際,有不良企業渾水摸魚,企圖騙取或抄襲初創的血汗專利。
以色列的社群影響力驚人,某某被騙,消息很快傳遍圈內。因此,當地企業漸漸對中國市場又愛又怕。「若涉及專利,他們不易相信中國企業,卻願意對香港的法治精神投下信心一票。所以,香港有它的價值,不容易被取代。」
合作講心又講金
至於談生意條件的過程,Gary形容「好辛苦」,「以色列企業見得太多吹水、攞着數的中國商人,戒心很強。」碰過不少釘後,他頗有談判心得,「答應奉上整個宇宙亦沒用,做生意最現實,傾到有雛形,就要出示訂金,一定要證明正在前行。」
解鈴還須繫鈴人,Gary遂與OurCrowd合組基金,借助創辦人Jon Medved的影響力,在當地社群重建中國人的信譽,「讓他們知道,以色列最受尊重的風險投資人亦與我們合作,還有不少中國背景的公司尊重專利!」
騙局面前,人人平等,港企也有中伏風險。Gary靜了半分鐘,道出中國特色的ecosystem,「我們跟客戶緊密合作,如果被起飛腳(被騙取專利),這一整盤棋子的影響,將牽一髮動全身。千絲萬縷的關係,比起隻身進軍中國,風險指數如何,不用多說吧。」
採訪、攝影:蕭瑩盈
[ English Version ]
HK legal system lures Israeli startups as patent cases rise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實踐可持續建築減廢方案(鄧淑明博士)
據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出,近年香港的公營部門及私營公司,每年建築工程費用總開支達到3000億元,可為業界提供實踐可持續建築的黃金機會,把「ESG(環境、社會及管治)原則」納入大型建築項目,筆者深表認同。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數碼科技體驗館|數碼港17間園區企業展成果
數碼港「數碼科技體驗館」正式開幕,即日起向企業及公眾開放。當中設有「提升效率」、「安全」、「互動體驗區」三大展區,展示人工智能(AI)、區塊鏈及Web3.0等最新前沿科技方案,涵蓋教育、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DeepMind|聘專家安全開發AGI
科技巨企谷歌(Google)旗下人工智能(AI)研究團隊DeepMind,在英國倫敦公開招募「後AGI」研究科學家,研究通用人工智能(AGI)、超級人工智能(ASI)及機器意識,以至AGI對人類社會基礎的影響。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離心砲|美初創研建離心炮發射衞星
美國加州初創SpinLaunch主力研發巨型離心砲,計劃明年起發射數百顆微型衞星,在近地軌道(LEO)部署通訊系統Meridian Space。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嘲諷科技文化|矽谷過路處按鈕被駭遭惡搞
美國加州三藩市灣區等矽谷一帶,上周末起相繼有人發現行人過路處按鈕被駭,植入多條以人工智能(AI)合成的模仿語音,聲稱自己為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億萬富豪馬斯克,以嘲諷科技文化、AI及企業過度擴張等行為。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人形機械人|眾擎PM01機械人售價19萬
世界級網紅「甲亢哥」(IShowSpeed)早前訪華,於深圳與「眾擎PM01」機械人共跳「斧頭舞」。最近這款人形機械人量產,在眾擎京東自營旗艦店上架,售價18.8萬元人民幣,預計到今年6月底才有貨。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AI代勞損信任|哈佛教授提醒 易遭識破損信任 企業CEO與員工交流 忌以AI代勞
最新一期《哈佛商業評論》刊登文章,探討企業高層及行政總裁(CEO)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代筆,或引發對內部信任的損害。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