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投資要識睇人 (陳可言)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星期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宣布親自領導「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處理香港的創科項目。對於港府投放更多資源發展創科,《信報》StartupBeat請來信智資本(Ironfire Ventures)合夥人陳可言(Richard),與大家分享他的投資經驗,以及對未來創科發展的看法。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陳可言 信智資本合夥人
尹:你自2006年起開始投資初創企業,現時投資組合相當豐富,可以分享挑選初創的心得嗎?
陳:不少人會問「在哪裏釣魚?」我們一開始是在美國矽谷,因我在當地居住了二十多年,亦在那裏三度創業,一律失敗收場。我在柏克萊讀書畢業,那邊有很多教授、老師、學生都有創業,建立了一個圈子。當初,我是在朋友圈內找目標,因投資熟人的初創相對容易。我曾在微軟工作,該公司有不少人出來創業,這些人都是我們的主要目標。就如有時自己釣魚會悶,於是去找一些合作夥伴,我們目前在中港美三地均有拍擋。你看過1000個項目,可能對50個感興趣,最後只會投資10個,命中率不是很高,而且也要拚體力。
設創新板 有辣有唔辣
尹:你近年是否較多留意機械學習及人工智能的投資項目?
陳:我在微軟工作過一段日子,5年前已投身人工智能範疇,當時尚未流行,因此不敢跟其他人說。時至今日,人工智能的算法已較5年前進步不少,圖像辨認能力準確度更超過95%,比人類肉眼更加準確。同時,亦由於數據劇增,令人工智能發展出現轉捩點。
我們最近曾作出檢視,美國約有1000間人工智能公司,中國則有500至600間,若每一間都要視察,一定是拚體力。我主要是看人,例如跟曾經投資的人約定,下次再有項目發展的話,就預自己一份。我們有一些亞洲色彩,非常着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尹:你們投資的人工智能初創PredictionIO,早前獲客戶關係管理系統Salesforce收購,算是難得及最好的Exit(退場,即被收購或上市)嗎?
陳:其實有Exit已經好好,有時候投資很容易,但要得到回報是很漫長的過程。有些人覺得,要等到IPO才罷休;惟有些人覺得,如投資了一兩年,回報有幾倍已經很不錯,毋須等到100倍回報。我們投資範圍很廣,由早期到A、B輪融資都有。當然亦想有IPO,在大趨勢來到前做好布局,不過機會可遇不可求。
尹:最近有不少人討論香港到底是否需要設立「同股不同權」的創新板,作為天使投資者,你有何看法?
陳:純粹由投資者角度看,我當然希望有Exit。多一個不同的平台,讓我有多一個出路,其實是好事。當然也要視乎條件及如何退出。最終能否離場,要講求流動性及成交量,否則未必達到預期效果。
此外,美股以高透明度見稱,一旦公司有何問題,小股東有權集體訴訟保障自己;可是倘若香港有「同股不同權」的話,很難保障小股東權益。
尹:如果成立創新板,你認為以香港的初創數量及能力,是否足以支持這平台運作?
陳:現時該平台有分「創新主板」及「創新初版」。一個與傳統上市公司要求相近,另一個就類似內地的「新三板」,只要超過2000萬元估值,就可以上市。
然而,問題是「上了市又怎樣呢?」只是公司感覺良好?抑或對公司實際營運有幫助?這個始終是集資市場,上市背後目的可能是擴展。我們須要考慮一下,香港的初創有多少達到這地步,又能否吸引到中外初創來港掛牌。
科學家主導未來創業
尹:上周的《施政報告》提到要增加科研投資的比重,阿里巴巴主席馬雲表示,未來企業要與科學家結合。科學佔初創的比例,你覺得愈來愈重要嗎?
陳:這一刻,有不少同行都說「科學復興」。不妨回顧幾十年前,矽谷的風險投資是如何開始。當年,蘋果、惠普等公司都是以科學為核心,手機市場蓬勃後,造就了大量商業機會,我們稱之為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商業模式創新),做得好的話可佔市場一席位。
未來5至10年,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都會推動下一階段科技發展,猶如第四次工業革命。這些行業都要依賴科學才可運作,相信未來新一波的初創創辦人,未必是有創意及執行力的18、20歲年輕人,而是資深的專業科學人員。
尹:科研需要用到大量資金,這會出現「強者愈強」的情況嗎?
陳:大家經常討論這問題,10年前亦如是。當時Yahoo! 很強,可以怎樣改變它?但「十年人事幾番新」,所有事物都轉變得很快。
當然,大公司如Facebook、Google的數據能力很強,但離不開行業生態系統。這不等於吃掉整個市場,當市場的空間夠大,他們可作為一個平台。作垂直發展時,就會有新公司配合誕生,例如金融科技夥拍Google,飲食科技夥拍Facebook等,可以有不同情況出現。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完整訪問視頻,請上http://startupbeat.hkej.com觀看。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