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創之旅(3)--把本地人才推出島外的競技場
新創風潮下,許多地方的政府也表明增加資源來推動創新,在台灣總統選戰中,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也在月初拋出創業政策,要把台灣打造成亞洲矽谷。
而在現屆台灣政府,國家發展委員會去年主導成立「台灣新創競技場」(下稱:競技場),今年5月正式營運,目的是推動台灣Startup「推出國門」,讓他們參與國際的活動,例如美國矽谷的加速器,同時吸引外國創業團隊來台灣,「台灣有軟件工程人才及硬件生態,生活水平較有競爭力,但我討厭說台灣便宜(cheap),我們就是CP值(性價比)很高」。
競技場執行長黃蕙雯表示,台灣軟件及硬體工程師,做產品是很在行,但弱於行銷,不太清楚市場在那兒,讚賞香港企業家的商業觸覺強得多,因此競技場把本土Startup産品變成一盤生意,並進入國際市場。
台灣生產講求質素 不跟深圳鬥快鬥平
台灣發展硬件有一定基礎,但談到跟深圳的競爭,她以Pebble Watch為例,引述Pebble生產的負責人指公司找過內地廠商,雖便宜又快但質素無辦法令人滿意,最後得找台灣廠商代工,「台灣的硬件生產的優勢在於設計及質素,整體的設計能力、精緻度及質素的保證,是非常有信心,如果你要求快求便宜,We can’t really compete on that! 」
她又認為台灣發展硬件比軟件更有優勢,台灣創業家對硬件發展的認識比美國創業家還要高,但硬件產品準備時間良久,就像之前眾籌的貓咪自動餵食機CatFi,到現在仍未出貨。
黃蕙雯期望香港及台灣未來會有更多「英雄故事」,成功衝出國際的案例可給予創業家社群信心。
她又指,台灣傳統投資者對新科技是「有一些距離」,因為他們是習慣投資有實質資產的東西,不習慣評估着重流量、用戶數目的事物,競技場會邀請國際投資者跟本地投資者交流,讓本地投資者知道國際投資趨勢,幫助到台灣的Startup。
編按:香港Google帶本地創業團隊到台北取經,並邀請媒體同行,拜訪不同的台灣創業家及團體,StartupBeat也另外採訪了一些當地的Startup將陸續為大家送上詳盡的報道。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