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作坊做初創搖籃 重科技時尚 謀再工業化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擁有65年歷史的南豐紗廠去年活化後重開,旋即成為文青打卡聖地,多間初創亦在紗廠內的「南豐作坊」默默耕耘。南豐作坊聯席總監陳浩揚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旗下培育的初創至今有12間,當中有5間已經畢業。每間初創大約培育12個月,有需要時可申請延長培育期,「我們任何時候都開放申請,為每間初創提供度身訂制的培育方案。」
首批培育 5間已畢業
南豐作坊的初創培育計劃,針對科技時尚(TechStyle)範疇。陳浩揚指出,這是因為南豐以紡織起家,「很多人談論創新,都會從『未來』入手,我們卻想從『過去』出發。香港紡織業有很多優勢,將之加入新科技,就能做到新與舊對話;既不忘記過去,又不停留於往昔,一直向前行,帶動新經濟以至再工業化。」
香港紡織業看似式微,但箇中底蘊仍在, 他認為,「新加坡一些大學的時裝學院,每年仍會帶學生來深水埗採購布料。一來香港有大量布料商戶,二來香港在地理上接近東莞等生產地。」他又謂,很多世界知名的成衣公司,總部仍設於香港。在供應鏈上引入新科技,將有利香港在紡織業再工業化。
陳浩揚續說:「製衣廠由香港遷移至內地, 再遷移至東南亞,往往是因人工成本上漲。」他認為,如果率先發掘到一些科技方案,讓紡織、製衣業界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鼓勵到研發或應用這技術的公司留港發展,將有利「香港」這品牌走在世界前沿,「正如過往沒太多人認為美國洛杉磯是創科城市,但自從誕生了Snapchat,洛杉磯成為創科人新選擇。若香港出產幾間有實力的科技時尚初創,亦會有類似的正面反應。」
香港近年有很多活化項目,不同項目各有理念,陳浩揚直言:「我們要找到自己獨特的聲音,清楚自己能夠在哪方面幫到香港。」南豐作坊取錄合適的初創加入培育計劃時,主要考慮以下條件:一、初創想解決的市場痛點;二、技術和服務有多獨特;三、團隊經驗和願景。
近年創業生態漸趨成熟,吸引愈來愈多人一嘗創業滋味。陳浩揚表示:「你是為創業而創業,抑或是對某件事有熱誠,甚至有一份執着,才去創業?有人是厭倦了目前的工作,才說『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這無分對錯,但我們心儀的,是真心對一個行業有熱誠和執着,以至想改變某些狀況的人。」
陳浩揚留意到,在科技時尚範疇,個人化(Personalization)和按需求生產(On-Demand Production)是近年的關鍵詞。此外,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亦備受關注,有培育初創就從新研發的3D掃描和編織技術入手,提升牛仔褲耐用度。
加入計劃後,作坊會指導初創如何發展業務,並協助物色投資者以完成融資、發起網上眾籌等;初創亦可使用共享工作空間、原型實驗室「Fabrica Lab」、實驗式體驗店「Techstyle X」等硬件配套。
穿針引線助融資吸客
「如果初創的目標客群是廠家,那我們就幫手穿針引線;如果初創想零售產品,我們就提供開設期間限定店的空間,並舉行焦點小組(Focus Group),蒐集消費者的反饋。」其中一間已從培育計劃畢業的初創、主打客製化手錶的EONIQ,目前就在零售區域「南豐店堂」開店,未來或可能把版圖拓展至南豐其他商場,「此舉為商場帶來新內容和客源,是(南豐作坊為集團帶來的)一個side benefit。」
初創培育計劃俯拾皆是,但初創加入培育計劃,不代表可從此一帆風順,而且初創創辦人大多是營商初哥,雖然在熱誠、科技研發取滿分,但隨時被上述兩大創業元素羈絆,「初創有時太執着於科技的技術本身,卻沒考慮當中的應用場景。例如,想用一件穿戴裝置量度所有身體數據,但沒考慮過每項新增功能,它們是否有實質用途。」
海外展銷拓闊視野
商業觸覺(Business Sense)可以培養,「不過有些香港初創的問題是,沒有跳出香港的視野。」陳浩揚認為,「停留在舒適圈」的心態,有時亦窒礙衝出香港的決心,「只聚焦本地市場,頂盡只能做到一間中小企。」培育計劃將在這方面落墨,例如協助初創在台灣、歐洲等地區參展,讓他們開眼界之餘,亦提升產品及技術曝光率。
陳浩揚強調,尋找新市場時不能盲目跟風,正如粵港澳大灣區這個熱烘烘話題,「大灣區是國家政策,香港當然有機會,但要思考應該在哪方面把握(機會)。」他認為對時尚產品而言,最能實際上受惠於大灣區的,是產品生產這部分;惟在產品銷售上,大灣區未必是最大市場。
談到對南豐作坊的願景,陳浩揚說:「我最希望,當有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是初創第一個WhatsApp的對象。」他笑言,初創創辦人跟他的WhatsApp對話,相信比跟自己父母的對話還多,「我們也許不是最有經驗和能力給他們答案的人,但我們知道誰可以。」
採訪、撰文:陳子健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區塊鏈技術為數碼經濟奠基(林國誠)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數碼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應用已超越加密貨幣的範疇,廣泛滲透至供應鏈管理、電子病歷管理、跨境支付及版權保護等多個領域。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善用科技對抗網上假消息(黃岳永)
引發情緒反應的聳動標題,才能吸引讀者關注。因此,要避免受騙或成為散播假消息的幫兇,就需要具備辨別事實與虛構的能力。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AI醫學|化學諾獎團隊用AI 設計抑制蛇毒蛋白質
蛇毒含有複雜的毒素混合物,大部分成份是蛋白質。獲頒2024年化學諾貝爾獎的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貝克(David Baker),其團隊以一款人工智能(AI)軟件工具RFdiffusion,設計了全新的蛋白質,聲稱能夠抑制眼鏡蛇的三指毒素(3FTx)。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Microsoft Copilot|加推Copilot Chat 逐條訊息收費
微軟(Microsoft)為企業用戶推出新產品Microsoft 365 Copilot Chat,服務以OpenAI旗下GPT-4o的人工智能(AI)模型為基礎,讓用戶提出與業務相關的問題、建立工作流程自動化或產生圖像等。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OpenAI|美印測試 手機號碼開戶
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正於美國及印度測試一項功能,容許新用戶毋須電子郵件,以手提電話號碼註冊新賬戶,惟未計劃推廣至其他地區。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中國發明|極速機械豹 每秒最快跑10米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人形機器人創新研究院,聯合鏡識科技有限公司、凱爾達(688255.SH)焊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黑豹2.0」,號稱是全球跑得最快的「四足機械人」。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去中心化社媒崛興 回歸原創內容
隨着短片分享平台TikTok在美國遭封殺在即,Meta放寬旗下應用程式的內容限制,以至社交平台X(前稱Twitter)持續改動演算法等,社交媒體世界掀起轉會潮。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