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幣救廢青 (高天佑)
港府庫房水浸,不少人憧憬《財政預算案》會否繼2011年後再次「派錢」。但其實,與其派銀紙一萬幾千元,倒不如仿效委內瑞拉政府近日發行名為「石油幣」(Petro Coin)的虛擬貨幣,由港府推出「劏房幣」(Mini-Flats Coin),幣值跟劏房呎價掛鈎,讓「廢青」們可以逐少收集,不致被拋離得太遠,令上車夢成功率增添幾個巴仙;同時,「劏房幣」也有助於緩解短期樓市需求,甚至縮窄貧富懸殊、促進社會和諧,可謂百利而無一害。
委內瑞拉身為全球主要產油國之一,面對今年的超級通脹危機,委國政府把心一橫、兵行險着,宣布採用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發行1億個「石油幣」,官方幣值跟1桶石油價格掛鈎。「石油幣」將於本月20日及下月20日,分別公開發售3840萬個及4400萬個,餘下1760個則暫時由政府持有。發售價格為每個60美元,跟目前油價相若。
倡港府發行 與樓價掛鈎
本港通脹遠不及委內瑞拉離譜,可是無殼蝸牛眼看近年樓價飛升,深感上車無望,也很苦惱。例如10年前手持100萬港元已足夠繳付一個小型住宅單位首期有餘,但倘若無上車,繼續攬住100萬元至今,現在恐怕連一個車位的首期也不夠。就像委國人民「信石油多過信玻利爾」,在磚頭主義的香港,不少人「信磚頭多過信港紙」。
按此邏輯,港府不妨考慮發行「劏房幣」,官方幣值跟小型住宅單位每方呎樓價掛鈎,舉例說,現在若公開發售,幣值應為1.5萬港元左右。政府可透過今年《財政預算案》,向每名市民免費派一個「劏房幣」,並准許每人額外認購多一個,然後讓這款虛擬貨幣在市場上自由交易流通。同時,政府需要承諾,持有「劏房幣」的市民,日後向政府或私人發展商購買住宅單位時,可按最新官方幣值用來抵付樓價(私人發展商收到「劏房幣」後,可向港府兌回現金)。
助安撫民心 紓買樓焦慮
此舉起碼有兩大好處。首先,市面上仍有大批市民望樓興嘆,想上車卻不夠條件買下一整個單位,繼續默默儲錢仍被拋離得愈來愈遠,難免怨憤甚至絕望。相比之下,「劏房幣」由1.5萬港元起步(何況根據blockchain技術,買賣0.000001個也沒問題),入場門檻低得多,而且跟隨呎價直接同步升跌,不致被拋離得太遠,令持幣市民略為安心一點,這也有利於縮窄「有樓階層」和「冇樓階層」之間的利益及感情矛盾,有助香港和諧。
其次,香港人充滿「買樓焦慮」,但很多人(尤其初出茅廬年輕人)並非有迫切的買樓自住需求,只不過擔心「現在不上車,日後更無望」,所以額外催生了一股短期需求,不惜靠父幹母幹代付首期,或者幫襯發展商「呼吸plan」借到盡搏命上車,這也是加劇近年樓價癲勢的主因之一。反觀「劏房幣」作為虛擬貨幣,發行後並不會增添樓市壓力,甚而可紓緩短期需求,以待政府長遠覓地增加供應。人們若暫時沒有自住需要,只出於投資考慮,即可選擇量力而為購入一些「劏房幣」,而不必勉強地真正買下一個單位。因此,相比起真金白銀派錢,當局發行及派發「劏房幣」或更能夠緩解本港深層次問題,特首和財爺不妨研究一下這個新思維。
更多高天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