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尖子建STEAM平台 吸百萬融資 炮製逾200短片 獲2000付費用戶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混合(Hybrid)教學模式愈見流行,本港教育科技(EdTech)初創Big Bang Academy,今年5月推出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電子學習平台,提供逾200條與STEAM課程相關短片,配合自家製動畫及實驗,冀讓小學生快樂學習科學知識。該平台至今錄逾2000名付費用戶,以及獲5間本地小學試用,並完成7位數字(逾百萬)港元種子輪融資,由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的資金經理戈壁創投領投。
Big Bang Academy聯合創辦人唐蒨怡(Sarah)及陳斯皓(Nixon),自小已醉心科學,在英國劍橋大學畢業後,兩人回流本港從事金融業,至去年7月辭去工作創業【見另稿】。當時正值第三波新冠疫情,兩人覺得混合教學模式大有可為,遂着手研發電子學習平台Big Bang Lab,前後籌備近9個月,終在今年5月推出Beta版本。
自家卡通塑造品牌形象
該平台現提供8個教學主題,合共提供逾200條STEAM短片,每條片長約兩分鐘,題材從太空到人體奧秘都有涉獵;含有科學實驗的課程,片長則為10分鐘。唐蒨怡稱,這些短片大多為速食內容(Bite-sized Knowledge),每堂只集中教授單一科學概念。
平台獨特之處在於全英語授課,且設計出6個自家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的松鼠卡通貫穿教學內容。唐蒨怡指出,「長遠希望透過IP擴展生意,因為IP一旦成功,除了可加強用戶黏性(Stickness),亦有助塑造品牌形象。」鑑於其動畫及影片全為自家製作,為節省成本,首十段短片更由拍檔陳斯皓親身上陣。
實驗教材動手做增互動
「好多電子教學(e-Learning)平台,都是被動Screen Time,小朋友是單向吸收知識。」有見及此,Big Bang Lab強調互動教學及「動手做」概念,課堂中設有實驗環節,所需教材可直送用戶家中。該公司與本港玩具生產商合作,本月推出首個恐龍世界實驗工具包(STEAM kit),現售399港元。
為增加課堂趣味,Big Bang Lab平台將不同題材內容,設計成獨立的旅程,小朋友可透過玩遊戲及做實驗獲取獎勵。
鑑於亞洲區家長普遍着重成績及分數,故平台亦增設考核元素,如問答及小測驗等。收費模式方面,年費為960港元,即每月最低付80港元,便可觀看所有STEAM短片。
公司亦與本港多間企業合作,如K11 MUSEA、香港藝術館、香港科學館等,舉辦STEAM工作坊。二人認為,STEAM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藝術、恐龍等看似與STEAM無關的題材,小朋友也可從中學習,例如從孵化恐龍蛋過程中,學會恐龍生命周期;從藝術名畫,領略箇中歷史意義。
或研AI分析推送合適內容
Big Bang Academy成立不足兩年,去年入選數碼港培育計劃(CIP)。今年初,陳斯皓曾在眾籌平台Kickstarter發起眾籌,成功籌得逾21萬港元,連同已完成的過百萬港元種子輪融資,將用於擴展團隊及加強平台內容,亦有意利用人工智能(AI)改善用戶學習體驗等。
唐蒨怡預期,日後或加入AI、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等元素,用分析所得的學習數據,推送符合小朋友年紀的STEAM內容,藉科技提高小朋友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是大勢所趨,亦要從小培養。至於如何做,則要靠科技幫手。最重要的是,小朋友如何按個人興趣及步伐,揀選自己想學習的內容,這是教育科技未來發展趨勢之一。」
採訪、撰文:蔡璿驩
延伸閱讀:
業餘興趣班做起 疫下轉網課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