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創業 CEO--方向比速度重要

By on November 25, 2015

本文作者林之晨,現為台灣 AppWorks 之初創投創辦人暨合夥人,原文刊於作者網誌「Mr Jamie」

KKBOX 營運長李明哲靠走路和慢跑,1 年甩掉逾 58 公斤肥肉,他接受《蘋果》專訪時說:「速度只是數字,方向正確、平衡發展、永續經營更重要」,不但是他經營企業的理念,也是減重成功的秘訣。

我的朋友,KKBOX 營運長 Izero (李明哲) 昨天登上了蘋果日報的財經版,為的不是 KKBOX 的股價表現,而是他個人在過去這一年多來,體重大跌 58 公斤的驚人故事。

在旁默默觀察他的這段神奇旅程,我非常喜歡他下的結論:速度只是數字,方向正確、平衡發展、永續經營更重要。

非常簡單的觀念,但卻也是我在輔導創業 CEO 時,最常看到的失誤之一。今天的文章,除了祝賀 Izero,並且鼓勵他再接再厲之外,就讓我們用他提出的這個觀念,來聊聊幾個最常見的案例。

MVP

四年下來,Lean Startup 的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已經是創業圈普遍使用的詞彙。但事實是 MVP 是一個極難的涅槃,因為簡單 (Minimum) 與有用 (Viable) 在多數情況下,是兩個互斥的概念 ─ 簡單往往代表減少功能,而有用往往代表增加功能。

如果 MVP 要真的簡單又有用,那它必須要減少所有不必要功能,只留下少數的核心功能。這是極難的取捨,因此我們往往看到新創團隊做出一個簡單的產品,但沒有太多的可用性。或是做出了一個過於完整的產品,而完全失去了做 MVP 快速測試市場的精神。

或者用兩天前我在 Twitter 上看到的這則推文,也能夠很輕易的圖示。一個 MVP 應該是具備核心的可用性、爽度、價值,以及可行性,就像右邊一樣,但很多創業團隊的 MVP,僅僅是做到了可行性,就像左邊一樣。

 

所以 MVP 的重點,並不是做出來的速度、成本,而是在最小曝險下,去測試市場對我們「核心價值主張」的反應。所以核心主張是什麼,如何測試這些「方向」才是重點,而不是開發的「速度」。

品牌

講到品牌,許多創業 CEO 會把它的「知名度」與「價值」混為一談,其實也是類似的道理。

這個迷思其實很容易打破,在台灣,HTC 的知名度絕對不亞於 Apple、Samsung,但它的銷售量、品牌價值,卻遠遠落後於後他們。所以,品牌知名度,換言之,它在人們心中擴散的「速度」不是重點,品牌的價值,也就是它在人們心中擴散的「方向」,才是重點。

組織

在公司業績快速成長的過程,部門與組織往往經常需要跟著變動。很多時候,我看到創業 CEO 會過度專注於追上這個成長,胡亂把「溫體」往「問題」裡丟 [1],讓錯的人在錯的位置上,最後反而種下未來衰敗的苦果。

當然,組織成長的速度很重要,但組織成長的方向還更重要,堅持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雖然有時必須因為尋找而稍稍減慢速度,但把時間拉長,這時間的投資幾乎必定是正向的報酬率。

募資

在募資時,新手創業 CEO 也容易有類似的迷思,過分重視投資人給的金額、估值、條件、DD 的速度 [2],而不夠重視選擇真正能帶來長期價值的股東。因此,在募資期間,你經常聽到創業者抱怨過程很冗長。而在擁有股東半年、一年之後,你又會聽到他們抱怨跟當初想的、談的不一樣。

說穿了,這其實是個令人哭笑不得的悲劇,假設他在募資的過程,能夠不要急著拿錢,而是更有耐心的去選好股東,那後面的問題發生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所以,募資的速度不是重點,募資的方向才是重點。

社群媒體

最後,在社群媒體發言時,很多創業 CEO 也容易會犯下偏重速度過於方向的錯誤,換言之,為了取得更多的「讚」,過分裝模作樣、譁眾取寵,甚至語出偏鋒。這或許會加快你個人品牌走紅的速度,但不一定會帶你去你想去的地方。有太多的例子,創業 CEO 或許在社群媒體上常常收到數百、數千個讚,但這些能量,卻無法轉化為他的公司在合作機會、業務推廣,或是招募上更多、更優質的機會。因此,在經營社群媒體、個人品牌的時候,同樣的道理,方向還是比速度重要。

堅持做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更受歡迎的自己,終有一天,大家會看到。

創業者偏好行動,但 CEO 更重視方向

結論就是,創業者必定是偏好行動的,但轉身成為 CEO,就要更重視方向。

藉由 Izero 故事的啟發,與大家共勉。

[1] 英文所謂 “Throwing warm bodies at a problem”

[2] Due Diligence = 投資前的盡責調查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