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科研專才計劃 全港科企適用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本地若要急起直追,不能只靠大學去做基礎研發,更要依靠大企業主動做一些創新工作。(政府新聞處圖片)
創科方面,政府去年延長「研究員計劃」和「博士專才庫」的資助期限,並增加前者津貼額。兩項計劃至今已合共培育約5700名科研專才。今年3月,將擴大兩項計劃適用範圍至全港從事研發活動的科技公司。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創業研究中心主任區玉輝教授認為,預算案有關培育創科人才的措施符合實際需要,「研究員計劃」及「博士專才庫」推出不久已頗具成效,令業界與大學合作更緊密。
利企業吸納高學歷人才
區玉輝補充,香港創科企業一大問題是研發(R&D)比重太低,佔本地生產總值(GDP)不足1%,而鄰近的新加坡則佔約3%至4%。本地若要急起直追,不能只靠大學去做基礎研發,更要依靠大企業主動做一些創新工作。以往企業受困於人才不足問題,但相關政策推出後,讓年輕人了解研發前景,有助企業吸納高學歷人才。

區玉輝建議找對青年創業有識之士負責青年發展委員會。(受訪者提供圖片)
對於政府預留10億元予青年發展委員會,區玉輝批評此舉不夠合適。該委員會為民政事務局轄下機構,但當局官員及委員的專職,與青年發展事務關係不大。即使出身大企業的專業人士,其考慮出發點與青年人不同。他又提到,雖說政府已預留青年發展基金助青年創業,惟實際申請過程冗長,未來宜加速審批令撥款更快到位。
學者倡公營試用助商品化
創科起步艱難,涉及大量資金投入。香港理工大學創新及科技發展總監劉樂庭教授認為,政府願意加大支持創科實屬好事,能夠幫助企業分擔風險,提供更好創業環境。然而,單純的資金支援並不能解決問題,更要整個生態配合。早前創新科技署推出的「公營機構試用計劃」,資助本地初創製作原型,或在公營機構試用產品,有助企業產品商品化。他期望政府推出更多相關政策,以完善本港創科生態。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