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企業成敗繫於發揮AI價值 (鄧淑明博士)

By on July 29, 2020

本文作者鄧淑明博士,為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面對不確定的前景,銀行等金融業計劃加速引入先進科技。(法新社資料圖片)

面對不確定的前景,銀行等金融業計劃加速引入先進科技。(法新社資料圖片)

研究機構CB Insights指出,新冠疫情加速汰弱留強。今年上半年疫情蔓延全球,餐飲娛樂場所關閉,對專做餐飲零售的支付公司造成巨大的衝擊,例如Square據報在今年第一季的最後兩星期,信用卡現場付款的交易下跌六成;同時,電子商貿交易量卻爆發式上升,例如亞馬遜、Shopify等企業也使用的Stripe,今年4月便取得6億美元融資,估值攀上360億美元的高位。

面對不確定的前景,銀行等金融業計劃加速引入先進科技。經濟學人智庫(EIU)在今年2月至3月疫情正肆虐時,訪問了全球300多位職務遍及營銷、資訊科技、客戶服務及財務等金融業管理層。該研究顯示,近八成受訪者相信懂得發揮人工智能(AI)的價值,是區分勝負的關鍵。

這和金管局去年底就香港銀行業應用AI的研究不謀而合。調查在2019年第三季向銀行、業內組織及金融科技公司進行,接近九成受訪零售銀行已經或計劃採用AI經營業務。

羅兵咸永道預計,AI能於2030年貢獻全球達15萬億美元經濟效益。(路透資料圖片)

羅兵咸永道預計,AI能於2030年貢獻全球達15萬億美元經濟效益。(路透資料圖片)

最普及的3種應用既有前線的客戶互動,亦有後勤的自動化和風險管理。例如銀行會以AI分析客戶特質,然後度身訂造財富管理,或者以客戶資料確認遠程登入的客戶身份;也可用AI「察看」支票字體、以聊天機械人回應客戶的提問;並且以歷史數據製成預測模型,為個人和中小企客戶作風險評估,亦以AI監察資訊科技基建,以防遭受攻擊。

AI不單能節省成本,也帶來業務增長。羅兵咸永道(PwC)在研究過全球300宗個案後,預計AI能於2030年貢獻全球達15萬億美元經濟效益。不過,另一方面,金管局的調查卻發現,不少本地銀行對採用AI甚有疑慮。其中最大問題,是它的「黑箱思維」:數學模型得到的結果即使非常準確但難以解釋,因為並非直接的因果關係,與今天事事講求透明和互信的做法相違背;而個人私隱問題也令人擔憂。

AI的普及引發公眾對私隱的疑慮,例如廣布的攝錄鏡頭和感應裝置。(法新社資料圖片)

AI的普及引發公眾對私隱的疑慮,如廣布的攝錄鏡頭和感應裝置。(法新社資料圖片)

私隱專員去年為香港律師會會刊撰文中亦指出,AI的普及引發公眾對私隱的疑慮。例如廣布的攝錄鏡頭和感應裝置,令人被徵集了個人資料也不知,而大眾也難以得知會如何被這些精密的AI算式分析和歸類,因此,過往沿用的個人資料保護條例未能適用。

這實在是非常棘手的議題。我們應考慮效法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要求企業在處理個人數據時採用最高的私隱設置,而用戶也可要求刪除個人資料;也可參考西班牙巴塞隆拿以區塊鏈紀錄使用個人資料的所有活動,用戶有權決定哪些個人資料給予誰分享並設權限。以上種種,有助挽回大眾對先進科技的信心,這樣企業才能藉此提升服務和競爭力。

(編者按:鄧淑明博士最新著作《你未來就緒嗎?》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鄧淑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