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新技術憑燈光竊聽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望遠鏡安裝電光感應器,配合電腦軟件,即可把光線轉為訊號。(YouTube影片擷圖)
竊聽者過去除了潛入室內安裝偷聽器,亦可在對方電腦或手機,預先植入惡意軟件,惟東窗事發風險不低。最近以色列研發一項新技術,透過分析燈泡的光學振動,遙距竊聽室內的談話內容。
解讀燈泡面聲波振動
Gizmodo報道,由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Ben-Gurion University of the Negev)及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研究員共同發表的竊聽技術名為Lamphone,預計在8月的黑帽安全會議上公開發表成果。
研究員在實驗期間,先在房間外的行人天橋放置望遠鏡,將之瞄準房間內燈泡(望遠鏡及燈泡大約相距25米)。

研究員在房間二十五米外的天橋放置望遠鏡,瞄準房內燈泡進行竊聽。(YouTube影片擷圖)
下一步,研究員在房間內播放披頭四(Beatles)名曲Let It Be,以及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演說,再利用安裝在望遠鏡的電光感應器(Electro-Optical Sensor),把聲波傳送至燈泡玻璃表面上、肉眼難以觀察的微小振動轉化成訊號,再經軟件加以處理及過濾噪音,還原出房間內的聲音。
報道指出,還原後的Let It Be歌曲語音清晰,足以讓音樂識別程式Shazam立刻認出;Google Speech-to-Text亦成功把特朗普演說,由語音轉錄為文字。
要留意的是,今次研究員以燈泡試驗效果,若換成了天花板光管;又或者房間內的目標人物,竊竊私語而非大聲講話,實際效果仍屬未知之數。如果把房間的燈泡拆除,甚至乾脆拉下窗簾,同樣難派用場。

還原後的歌曲足以讓音樂識別程式Shazam立刻認出。(YouTube影片擷圖)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