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現金」社會快將來臨(智經)
2002年上映的科幻電影《未來報告》(The Minority Report)虛構這樣的一個場景:2054年,瞳孔成為識別每個人的「身份證」,所有付款活動將透過掃描瞳孔完成。2015年,全球首部內置瞳孔掃描器的手機在日本登場,掃描眼睛進行電子支付,已成為現實。
直接造就金融科技
科技發展至今,《未來報告》中出現的瞳孔支付不再是未來想像。雖然未算普及,但轉眼其他新出的付款方式,如蘋果公司去年推出的Apple Pay指紋認證、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利用聲波和人臉付款相繼出現,這一場接一場的數碼革命已經無法阻止。
就連推出18年的首代八達通也迎來技術更新,八達通公司近期宣布換卡計劃,新舊卡的最大分別,是新增近場通訊(NFC)技術,以配合流動裝置軟件,使用網上付款等服務。身處電子支付時代,人類距離「無現金」社會究竟還有多遠?
童話王國丹麥正嘗試實踐這一概念。當地政府計劃自2016年1月起,除醫院、郵局等基本服務外,允許零售商拒收現金,只接受流動支付和銀行卡。丹麥央行更於去年10月宣布,將於明年停止印刷紙幣和生產硬幣。
丹麥的「去現金化」計劃,主要基於當地電子貨幣的普及,2012年只有25%的丹麥人在零售貿易時會以現金或支票付款。當地最大銀行Danske Bank推出的手機支付平台MobilePay,提供購物支付、轉賬等服務,亦把該國向「無現金」社會推進。
電子貨幣興起,原因不外乎能減少印刷、運輸和行政成本,並讓以往高成本的金融服務更具效率,這與近年在全球興起的金融科技(FinTech)的目標不謀而合,即以創新方式改變傳統的金融模式。如今,人們只須帶部手機便可出門,親友間轉賬、搭乘公共交通、吃飯埋單、買電影票,都可以透過手機付款。
流動支付正是搭建創新金融的主要平台,而其產生的大數據網絡,亦有助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數字顯示,全球金融科技公司正快速壯大,2013年吸引40億美元投資,2014年已激增至120億美元。
在香港,金融科技尚在起步,因此作為其中基建的流動支付,發展極為關鍵。一直以來,港人已習慣用信用卡、八達通、payWave、PayPass等消費,再進一步,去現金化的香港是否可能?
當局前年推出電子賬單和繳費服務平台,截至今年3月,共有120間公司加入。金融管理局更計劃由今年12月起試行電子支票,減少銀行處理支票的時間和成本。此外,由於數碼簽名和收款人姓名均不可更改,保安程度亦有提高。
政府身先士卒,而在商業應用上,本港一電訊商亦於上月推出「手機錢包」,把信用卡與手機Sim卡合而為一,並加入NFC技術,手機一「嘟」,便可完成付款或轉賬。出於安全考慮,用戶每天最高消費額限於2萬元,交易上限為每項1000元。
安全問題,向來是電子貨幣能否取代現金的主要考慮。為防止手機支付的保安漏洞並加強私隱保障,丹麥MobilePay的程式設計加入電子簽署NemID,以確認用戶身份,減低因電子支付帶來的欺詐風險。NemID是當地居民登入公私營機構網站時提供數碼簽名的一體化系統,避免市民須記錄過多密碼的煩惱。
在香港,八達通公司早於2013年時已與本地電訊商合作,推出八達通電話卡,用於手機支付。但由於這一應用對手機裝置有限制,至今未能得到廣泛使用。更重要的是,用戶對於流動支付的安全和私隱保障仍欠信心;2010年八達通公司把200多萬名客戶的個人資料售予第三者,便引起全城嘩然。
安全問題是關鍵
此外,上月有網絡保安公司的調查指出,現時不少港人為節省手機數據流量,使用食肆等公共場所提供的免費WiFi,但卻可能因此遭黑客攻擊,盜取即時通訊、賬戶密碼等個人訊息。
以上擔憂限制了手機支付在本港商業層面上的應用。為加強網絡安全,並提升支付便捷性,前文提到的支付寶,在過去相繼加入指紋、聲波等新的付款方式。今年3月的德國漢諾威IT博覽會上,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更親身展示支付寶新技術「微笑支付」(smile to pay),為在場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淘」得一枚紀念郵票,傳媒稱之為「刷臉」時代的到來。
回顧過往,人類以貨幣取代以物換物,再經歷各式各樣的現金卡、信用卡,至如今以生物特徵作為付款方式,科技幫助傳統消費、金融等服務提升效率,帶領世人坐上電子支付的高速列車。安全問題若能得到解決,將有助提高民眾使用電子貨幣的信心,有利電子支付發展。
不過,世人踏上列車的步伐有快有慢,對於不諳科技的長者、仍習慣使用現金的國外遊客,或是沒有手機的流浪者和社會邊緣人群,「無現金」社會可能只會為他們帶來不便。在這些問題解決之前,現金貨幣要功成身退走進博物館,言之尚早。
更多智經研究中心的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