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Mind Map突顯人工智能UX革命(黃岳永)

By on April 29, 2025

本文作者黃岳永為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高級顧問(創業),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最近Google的NotebookLM推出了全新的Mind Map功能。用戶只需點擊Mind Map按鈕,NotebookLM便能自動生成互動式思維導圖,讓你一目了然地掌握知識架構。思維導圖其實並非新事物,但在人工智能(AI)強大功能加持下,這極可能是AI時代重要的用戶體驗(UX)突破。

NotebookLM推出Mind Map功能,用戶只需點擊按鈕,便能自動生成互動式思維導圖。(法新社資料圖片)

被譽為「最強AI筆記神器」的NotebookLM,能根據用戶提供的資料和筆記生成AI影音內容、建立學習指南,並有效總結文件,更不會出現「幻覺」,捏造虛假資訊。如今,新增的Mind Map功能更進一步,讓用戶能一眼看到整個主題結構與關聯,如同為你描繪出專屬的「知識樹」。

思維導圖不僅是工具,它的背後其實代表着全新的理解與學習方式:透過將複雜資訊結構化,使我們能更快找到重點、理清邏輯,甚至發現原本忽略的連結。Mind Map還能將內容整理為不同節點,方便快速回顧與理解,並讓用戶進一步提問,深入探討特定概念。對於需要處理龐大資訊的學習者、研究者或創作者來說,Mind Map絕對是劃時代的功能。

這也讓我重新思考:AI的UX到底應該是什麼?

多年來,我一直喜愛用圖像來記憶和思考,教學時的PowerPoint上也沒有什麼bullet points,而是通過相片、圖像或概念圖來表達內容。這種表達方式源於我年輕時參與Apple產品開發的經歷。

作為資深「果粉」,我親眼見證了喬布斯(Steve Jobs)如何通過UX設計實現全球科技革命。他讓我們明白,科技的真正革命不是設備規格升級,而是UX的轉變──從命令排列到滑鼠圖形介面,再到觸控、語音、手勢等一系列的改變。

作為資深「果粉」,黃岳永親眼見證了喬布斯如何通過UX設計實現全球科技革命。(法新社資料圖片)

那麼,AI的UX又是什麼呢?許多人誤解AI的介面只是Chatbot,最多是表達的「性格」不一樣,但這只是起點而已。真正的AI UX是個知識建構與探索的系統,而非單一答案的輸出機器,運作方式應如巨樹生長,知識會擴展、想法可延伸,每次互動都能生成文件、簡報、影片或研究建議。

NotebookLM的Mind Map功能,讓我們窺見未來AI UX發展的冰山一角,相信將會繼續進化為多模態(Multimodal)──能聽、能講、能看、能畫,甚至能感受情緒。可以幻化為不同身份,可以是虛擬角色、動畫角色,甚至真實的機械人,通過表情、語調和姿勢來與用戶溝通。

這些互動形式特別適合用於教育、心理健康及社區關懷等,需要人性與信任的場景。筆者參與開發的Prof E與Dustykid AI項目,便正於這方面的探索,例如Prof E是一位「會記住你」的AI導師,可讓同學像對朋友或老師般傾訴;Dustykid AI則像是AI寵物,陪伴和引導孩子面對自己的內心。我們的團隊期望這兩個AI平台,能夠能透過圖像與情緒互動,協助學生自我反思、面對困難,成長為更有自覺的人。

AI不僅是知識的提供者,更是協助我們「整理、探問、探索、建構」知識的夥伴。現在我們正站在這場轉變的起點,就讓我們一起見證和參與,創造新的可能。

更多黃岳永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