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自律型AI代理革新醫療(賴志偉)

By on April 10, 2025

本文作者賴志偉為香港電腦學會企業架構專家小組執行委員會成員,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迅速發展,已不再僅限於執行簡單任務,而是演變成具備高度自主性的智能系統。在醫療領域,自律型AI代理(Autonomous AI Agents)正推動一場深刻變革,這些技術不僅提升了效率與精準度,還通過主動性與適應性,為人類解決複雜問題提供了新可能性。

AI聯合科研是近年AI技術的重要突破之一,利用自律型AI代理,系統具備分析數據、提出假設並設計實驗的能力,成為科學家的重要協作者。以一個針對罕見疾病新藥開發的研究為例,傳統方法可能需數月時間,以篩選化合物並分析結果;利用自律型AI代理,可在數天內便完成化合物篩選與模擬測試。有國際研究團隊就藉此在一周內,發現了一種潛在抗生素結構,成功率較傳統方法提升3倍。

在醫療領域,病理AI助手的應用同樣矚目。系統利用先進的影像分析技術,能在極短時間內診斷疾病。例如病理AI助手可在3秒內,從病理切片圖像中識別出癌症的病灶,提供初步診斷建議,相較於傳統人工分析的數十分鐘,效率顯著提升。

以某大型醫院的急診部門為例,當收到多份病理切片需緊急判斷時,AI助手不僅迅速掃描圖像,還能與歷史病例數據比對,提供高達98%準確度的診斷建議。醫生只需核查結果並微調方案,即可盡快制定治療計劃。此技術在資源匱乏地區尤為重要,能大幅提升早期診斷的普及性。

AI助手不僅迅速掃描圖像,還能與歷史病例數據比對,提供高達98%準確度的診斷建議。(信報資料圖片)

病理AI助手的成功不離自律型AI代理的支持。系統不僅能識別影像,還能主動更新其知識庫,學習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並從病例中發現潛在規律。例如有AI助手通過分析數據,發現了一種癌症與特定基因變異的關聯,後續研究證實此發現明顯改善了治療效果。

AI聯合科研、病理AI助手與自律型AI代理之間的關聯,源於共享的自律性技術基礎。在科研中,AI代理主動參與實驗設計與數據分析;在醫療方面,它快速完成診斷並適應新知識;在更廣泛的應用中,它可獨立執行任務並優化方案,使AI從被動工具轉變為主動夥伴。

一個跨領域案例充分展示了此一聯繫。某國際項目利用自律型AI代理研究一種流行病,不僅分析了病毒基因序列(科研應用),還從病理圖像中提取感染特徵(醫療應用),最終協助制定了疫苗分發策略(實務應用)。這表明,自律型AI代理具備跨越領域界限的潛力,能整合多方資源解決複雜問題。

這些技術的進展無疑令人振奮,但也帶來了挑戰。自律型AI的決策過程,如何保持透明與可控?若出現錯誤,責任應由誰承擔?在醫療與科研領域,數據隱私與倫理問題尤為突出。預計2025年,各國將進一步加強AI監管,制定相關政策以平衡技術發展與社會安全。然而,無論挑戰如何,自律型AI代理的影響已不可逆轉,其潛力仍待進一步挖掘。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