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太陽AI模型|阿里太陽AI大模型預報耀斑

By on April 3, 2025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阿里(09988)在微信平台提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與阿里雲合作,發布全球首個太陽人工智能(AI)模型「金烏」。該模型建基於阿里雲的「通義千問」系列開源模型,利用逾90萬張太陽衞星圖像微調訓練,在M5級太陽耀斑預報準確率超過91%,創下該級別預報最高水平。

太陽耀斑按能量水平,通常分為A、B、C、M、X五個級別。(維基百科網上圖片)

聲稱準確率超過91%

太陽耀斑是太陽表面劇烈的能量釋放事件,會輻射出大量高能帶電粒子,影響地球電磁環境,有可能導致大範圍停電,或威脅人造衞星與太空站安全。太陽耀斑按能量水平,通常分為A、B、C、M、X五個級別,其中M5屬於中等強度,對地球環境有顯著影響。

由於太陽觀測往往牽涉指數級增長的海量數據,傳統人工分析難以有效應對。今次的「金烏」大模型,能夠通過輸入上一時段的太陽物理參數及對應的觀測圖像,預測未來24小時內的耀斑爆發情況,並推測下一時段的太陽物理參數,以及生成太陽模擬圖像。

「金烏」可透過呼叫擴散模型,產生下一時段的太陽模擬影像。(微信網上圖片)

國家天文台懷柔觀測基地副主任林佳本表示,「通義大模型在中英文等多語言和圖像識別能力上表現出色,非常適合太陽預報。作為科研機構,相比起從頭訓練大模型,基於已有基模去發展科學模型是更高效、更具可行性的選擇。」

阿里雲與國家天文台很早就建立合作關係,雙方於2016年杭州雲棲大會達成戰略合作協議,2017年成立天文大數據聯合研究中心,其後中國虛擬天文台主節點也遷移至阿里雲,又開展了「天文雲」計劃,使阿里雲成為國家天文科研、科普重要支撐平台。

中科院其他研究所也有跟阿里雲合作,並基於通義千問系列推出多個AI大模型,除了國家天文台的「星語」大模型外,還有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全球首個水能糧大模型「洛書」、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珊瑚礁多模態大模型「瑤華」等,展現了科學AI(AI for Science)的廣闊前景。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