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創新生態圈 News
-
扶持初創擬設「私人市場」
港交所(00388)除了計劃推出以新經濟公司為對象的新板之外,亦銳意扶持初創企業,包括推出類似私募投資平台的「私人市場」,作為初創企業與投資者的聯繫平台。
- Posted June 12, 2017
- 0
-
Startup本周摘要(Week 5/6)
Across Asia Communications 聯合創辦人李學斌表示,公司專為科技企業提供傳訊服務,過去合作的客戶有本地網店平台Boutir以及遊戲公司Madhead。
- Posted June 8, 2017
- 0
-
滴滴吸金千億冠亞太 WeLab籌16億香港最勁
市場研究機構CB Insights日前發表報告,統計亞太區初創公司由2014年至今的集資金額,發現在17個不同國家或地區之中,內地叫車服務平台滴滴出行成績最好
- Posted June 7, 2017
- 0
-
時間不等人(莫乃光)
但不少專業人士都認同香港的競爭力是外強中乾。香港政府和高官繼續沿用舊方法推動創新科技。區內競爭對手的新加坡雖然在競爭力排名稍稍落後香港排第三位,但在《數碼競爭力排名報告》卻排名第一,遠遠拋離第七位的香港。
- Posted June 5, 2017
- 0
-
Startup本周摘要(Week 29/5)
去年《施政報告》預留的5億元創科生活基金正接受報名,有興趣者可向創新及科技局申請。學者、業界及政府部門等代表,將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核,每個獲批項目最高可獲總成本90%的資助,上限為500萬港元。
- Posted June 1, 2017
- 0
-
5億創科生活基金接受報名
去年《施政報告》預留的5億元創科生活基金昨天起接受報名,有興趣者可向創新及科技局申請。學者、業界及政府部門等代表,將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核,每個獲批項目最高可獲總成本90%的資助,上限為500萬元。
- Posted June 1, 2017
- 0
-
登廣告撐港司機 Uber冀與新政府溝通
Uber香港總經理佘雋知表示,公司今日在多個本地媒體刊登廣告,以「支持香港交通服務向前邁進」為主題,鼓勵香港人留言選擇Uber的原因,又指未來幾日,將在不同媒體繼續刊登廣告。
- Posted May 31, 2017
- 0
-
初創冀新政府招財 吸引巨擘來港研發及育才
有本港初創投資者期望,下屆新政府能招攬大企業來港設立研發部門和培育人才,並游說他們成立創業基金,讓更多初創受惠,例如獲得融資。
- Posted May 31, 2017
- 0
-
亞洲科企風投集資額爆升
風險投資基金支持的亞洲科技公司已錄得458筆交易,累計集資額為193億美元(約1505億港元),力逼2016年的243億美元總和。按現時增長走勢預測,今年集資額很可能創新高,有望挑戰564億美元大關。
- Posted May 26, 2017
- 0
最新文章
-
科大新技術|提升無掩模光刻效能
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全球首創一款深紫外microLED顯示陣列晶元,當中可配合無掩模紫外光光刻技術,提升其光輸出功率密度準確性,並以較低成本及更速效的方法,推動半導體晶片生產的技術發展;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光子》。
- December 31, 2024
- 0
-
嫦娥八號|科大牽頭研「嫦娥八號」機械人運作
嫦娥八號為國家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項目,計劃2028年前後實施發射,為未來在月球極區長期維持無人月球站建立基礎。香港科技大學昨正式通過國家航天局遴選,獲委任領導「嫦娥八號」多功能月面作業機械人暨可移動充電站國際合作項目。
- December 18, 2024
- 0
-
熱浪指數|理大倡改善熱浪指數
全球每年高溫致死人數近49萬,其中亞洲佔45%。與高溫相關死亡個案,大多發生於室內,在人煙稠密的香港,天台屋及劏房住戶首當其衝。
- December 10, 2024
- 0
-
AI超算中心|數碼港AI超算中心啟用 算力明年續升 實驗室同步開幕
經過特區政府一年半的努力,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AISC)昨天正式投入服務,並同步啟用人工智能實驗室。當中採用輝達DGX H800圖像處理器(GPU),首階段設施的算力總容量,年內可提升至1300 PFLOPS,明年逐步提升至3000 PFLOPS水平。
- December 10, 2024
- 0
-
氣象科學|科大與中國氣象局聯手防災
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加劇,準確預測天氣尤其重要。香港科技大學昨與中國氣象局簽署一項合作框架協議,以促進氣象科學創新及推動相關領域的教育。雙方合作主要涵蓋三大範疇,包括推動早期預警技術創新、共建科研合作平台及培養科研人才,以極端天氣事件對全球社群帶來的威脅。
- December 5, 2024
- 0
-
本地科研成果|中大AI驗腸炎一周知結果 可測多類菌種 2027臨床應用
市民懷疑患上炎症性腸病時,往往須輪候6至12個月方能獲得診斷結果。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一系列的腸道微生物標誌物,又結合多重微滴式數位PCR及AI檢測模型,研發出一款炎症性腸病診斷工具。
- December 5, 2024
- 0
-
多重診斷系統|浸大研發 1.5小時檢測42病原
香港浸會大學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研發的「自動多重診斷系統」,在世界衞生組織出版的《2024年資源匱乏環境中創新衞生技術簡編》,被推薦為有潛力為低至中等收入國家的醫療體系作正面貢獻的創新技術。
- December 4,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