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香港 News
-
ICO: 初創企業的理想融資途徑?
和別的融資途徑不同,ICO可以適用於任何融資目的包括公司想要創造新的幣種以及用來申請公司即將推出的服務和產品擁有權。投資者的投入換來的是一種新的加密型貨幣。這種新型的融資方式也被稱為“代幣銷售”。
- Posted December 7, 2018
- 0
-
fb被揭曾考慮賣用戶資料 朱克伯格:僅內部討論勿扭曲動機
英國國會周三公布一批Facebook內部通訊文件,揭露行政總裁朱克伯格一度考慮向使用fb用戶資料的應用程式收費,同時亦有份拍板打壓對手的應用程式,而且fb在收緊私隱政策後,仍向部分友好應用程式提供用戶資料。
- Posted December 7, 2018
- 0
-
滬科創板擬設六上市標準
上海的科創板初步將按估值分成6個上市標準,又傾向要求上市的是細分行業龍頭,以及在內地現時制度難以上市的「隱形冠軍」,企業亦必須有本身的核心技術,當局並不歡迎模式創新或商業模式未知是否成立的企業。
- Posted December 7, 2018
- 0
-
內地電訊3巨頭准試5G中低頻
中國建設5G網絡有新進展,《人民郵電報》報道,中移動(00941)、中電信(00728)及聯通(00762)三大電訊運營商已經獲得全國範圍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同時獲得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
- Posted December 7, 2018
- 0
-
華為全球2000供應商受牽連 17企蒸發800億
市場擔心華為面臨美國制裁,威脅集團的產業鏈。有券商統計,與華為相關的電訊設備供應商超過2000間,遍布世界各地,恐引發骨牌效應,大部分相關企業的股份遭拋售,單計中港台較知名的17間公司,昨天合計蒸發市值逾800億元。
- Posted December 7, 2018
- 0
-
詠春教與學新招育人才 (黃岳永)
中國人流行一種說法是「教識徒弟無師父 」,指師父在教徒弟時會「留一手」絕招,以防徒弟超越自己。人人保留絕招,再多的絕世武功都會失傳;然而師父傾囊相授,亦不代表學生一定會成為高手,或者可以把門派武術發揚光大。
- Posted December 7, 2018
- 0
-
初創勇對負評危轉機 (GoGoVan 林凱源 / Madhead 曾建中)
對不少創業家而言,網絡輿論很可能是一場噩夢。《信報》StartupBeat請來GoGoVan聯合創辦人林凱源和Madhead創辦人曾建中,讓兩位過來人分享解圍心得,教路如何應對失敗,轉危為機。
- Posted December 7, 2018
- 0
-
台企M17獲注兩億融資 Madhead曾建中領投
M17 Entertainment宣布獲2500萬美元(約1.95億港元) 資金注資,由香港遊戲公司Madhead執行長曾建中領投,蘭亭投資(Pavilion Capital)、Stonebridge Ventures 及其他現有投資者跟投。
- Posted December 6, 2018
- 0
-
大數據治理公會成立 嚴訂守則
近期屢有大型企業洩露用戶資料,政府前資訊科技總監楊德斌、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專家合夥人車品覺,聯同商界及科技界代表阿里、騰訊等,成立大數據治理公會。楊德斌表明,一旦發現會員違規將被踢出公會,希望通過設立白名單,令香港成為受各國信任的地區。
- Posted December 6, 2018
- 0
-
Startup本周摘要 (Week 03/12)
內地新能源汽車發展蓬勃,電動車品牌威馬汽車創辦人兼董事長沈暉預測:「我覺得今年起碼(賣出)120萬輛(新能源汽車),明年輕鬆過兩、三百萬(輛)。」他更豪言,隨着電池技術進步,電動車的續航力將提高,在3至4年內有望超越汽油車。
- Posted December 6, 2018
- 0
最新文章
-
本地創科動態|科大夥上實成立生物科技基金
香港科技大學與上海實業集團(00363)昨宣布攜手成立「香港生物科技基金」,致力促進生命科學領域的創新發展。
- March 14,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孫東西班牙考察量子科技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周三(5日)率領創新科技業界代表團,繼續在西班牙巴塞隆拿的訪問行程,並出席世界流動通訊大會(MWC)2025。孫東在大會現場參觀多個展館,當中包括歐盟量子旗艦,了解在該旗艦下多間企業的最新量子科技技術和專案。
- March 7, 2025
- 0
-
AI地產經紀|人工智能語音搵樓助手面世
近年港人網上搵樓需求急增,地產代理須回應大量客戶查詢,延誤回覆或錯失潛在買家,人工智能(AI)將大派用場。本地地產科技公司月球鳥(MooneyBird)推出全港首個專為地產代理而設的「AI語音搵樓助手」。
- March 7,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大新曝光系統可應付眩光
傳統自動曝光(AE)系統,在突發性光照突變的場景,例如進出隧道、眩光干擾時表現未如理想。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電腦科學系及電機電子工程系潘佳與彭禕帆領導的研究團隊,研發革命性的「神經形態曝光控制」(NEC)系統,為極端光照變化下的機器視覺帶來突破進展。
- March 4,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中東發明展 中大橫掃8獎
第15屆中東國際發明展(IIFME)上周三(19日)在科威特閉幕,香港中文大學科研項目合共獲得8個獎項,當中包括4個評審團嘉許金獎及兩個金獎。
- February 28, 2025
- 0
-
數碼港夥國際組織 推動AI創新
數碼港首次聯同國際組織世界數字科學院(WDTA)及國際院士科創中心(IASTIC),合辦「數字世界大會:人工智能安全、可信、負責任」論壇。三方除了即場簽署合作備忘錄外,亦宣布在數碼港籌建「世界數字科學亞太研究院」(亞太研究院)。
- February 28, 2025
- 0
-
AI趨勢|星展料四千合約員工被AI取代
人工智能(AI)在過去兩年急速發展,提高商業營運效率之餘,亦令部分工種岌岌可危。星展集團(DBS)行政總裁高博德(Piyush Gupta)在一個活動上表示,集團未來3至4年期間,有接近4000名合約員工和臨時員工會被AI取代其工作及職位,長約員工則不受影響。
- February 2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