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香港 News
-
科大MBA首設AI選修課程
微軟宣布與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合作,開辦香港首個設有AI選修科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課程將於2020年初正式在港推出,協助企業管理層及機構培養具備重要技能、知識及文化的人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做好準備。
- Posted November 5, 2019
- 0
-
德擬建百萬電動車充電站
德國一直致力發展電動車以淘汰汽油及柴油汽車,期望在2030年前當地有1000萬輛電動車上路,惟目前只有2萬個公共充電站,難以滿足未來需要。當局承諾將與業界分擔成本,冀在2030年前把當地充電站數目增至100萬個。
- Posted November 5, 2019
- 0
-
銀髮浪潮蘊藏黃金商機 (鄧淑明博士)
全球的護老機械人主要由日本製造。根據國際機械人聯合會的數字,2016年這產業僅值1900萬美元(約1.48億港元)。日本經濟產業省對其前景非常樂觀,估計到2035年,單是本土市場規模將大增200多倍,至38億美元(約296億港元)。
- Posted November 5, 2019
- 0
-
上季市場取態趨保守 亞洲風投交易額挫兩成
畢馬威(KPMG)第三季《風投脈搏》報告顯示,亞洲季內錄得922宗風險投資交易,總投資額約1163.76億港元,比第二季跌近兩成。
- Posted November 5, 2019
- 0
-
AXA電子平台應用拓至銷售
尹玄慧剛於9月上任AXA安盛行政總裁一職,即決定要推動公司作更多科技發展應用,為AXA帶來更多創新服務及提升客戶體驗,其中一項工作,為利用現有的電子服務平台,結合數據分析,將平台轉型並擴大應用至銷售渠道。
- Posted November 4, 2019
- 0
-
梁頴宇:創投基金倒閉潮未完 企業估值勢下調 融資時間延長
創投基金如雨後春筍湧現,但當浪潮自去年起退去,終於知道誰在裸泳。啓明創投主管合夥人梁頴宇(Nisa)接受本報訪問時稱,這輪跌浪尚未結束,料續有創投基金倒閉、初創企業估值下調及融資時間延長等。
- Posted November 4, 2019
- 0
-
劉怡翔:續扶助金融科企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上周五到訪數碼港,與28家金融科技初創企業見面,除了討論香港的金融科技生態圈,亦談及香港目前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以及面對的挑戰,強調當局會繼續為金融科技初創企業創造有利條件。
- Posted November 4, 2019
- 0
-
微軟夥印度駕駛學校 AI監測考牌
印度司機不遵守交通規則的情況普遍,最近微軟公布一項名為HAMS計劃,把人工智能作業系統植入一般的智能手機中,配合前後鏡頭、傳感器等硬件,實時監測路試考牌人士的行車情況,令考試成績更客觀透明。
- Posted November 4, 2019
- 0
-
Appysport重體驗 拒採月費模式
訂用服務模式近年成為科企及初創熱中的收費機制,讓用戶按月支付固定月費,就可無限享用多元化服務。惟Appysport聯合行政總裁陳詩雅直言,訂用服務模式「只是對公司有利、而非對用戶有利。」
- Posted November 4, 2019
- 0
-
一站式Book場報課程 港產預訂平台推廣體育
近年多個健身預訂平台崛起,港產初創Appysport就增添更多選擇,如各類水上活動課程、預訂網球場等。其聯合行政總裁陳詩雅接受本報訪問,分享平台如何與體育用品零售商Decathlon推廣運動文化。
- Posted November 4, 2019
- 0
最新文章
-
北上消費|WeChat Pay HK擴大支付覆蓋至內地個人小商戶
WeChat Pay HK宣布,即日起擴大其跨境支付覆蓋至內地個人小商戶,包括深圳的士。港人於內地小攤檔品嚐當地美食、逛花市辦年貨、乘搭深圳的士等,均可用港幣付款。WeChat Pay HK自動將人民幣交易轉為港元結算,且不收手續費。
- January 27, 2025
- 0
-
AI未來五年內洗牌 淘汰9200萬崗位
人工智能(AI)技術加速自動化,勢將打破不少上班族飯碗。世界經濟論壇(WEF)發表《2025年未來就業報告》,發現AI反而造就更多新工作,預計2030年創造1.7億個新就業機會,但同時淘汰9200萬個職位,等於淨創造7800萬個新工作。全球半數僱主考慮內部重組,把員工從AI威脅的工種,轉移到組織內其他職位。
- January 10, 2025
- 0
-
人事調任|李冠德任佳能香港CEO
佳能香港宣布即日起委任李冠德(Gary Lee)為佳能香港行政總裁(CEO),將帶領佳能在香港、澳門及大灣區的整體業務營運。
- January 3, 2025
- 0
-
城大科研|設生物醫學院 冀吸引藥企港研發
香港城市大學昨成立生物醫學學院,包括生物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及神經科學3個學系,旨在發揮城大在生物科學、生物科學工程、神經科學及數碼醫學等方面的科研實力,透過突破性的跨學科研究,為生命和健康科學等議題提出解決方案。
- January 3, 2025
- 0
-
中國版星鏈|國產低軌衞星在港商用測試
上海垣信衞星科技建設及營運的「千帆星座」,被譽為中國版星鏈(Starlink)系統,為內地首個進入組網階段的巨型商用低軌衞星星座。
- January 3, 2025
- 0
-
AI藍牙耳機|提醒低頭族糾正姿勢
香港資訊科技學院(HKIIT)團隊研發一款手機應用程式iPosture,結合人工智能(AI)及空間音頻(Spatial Audio)等科技,透過藍牙耳機內置的頭部運動追蹤功能,實時監測其頭頸姿勢和角度,以即時提醒及糾正頸椎姿勢。
- January 3, 2025
- 0
-
工總倡新型工業化 冀港發展太空經濟
香港工業總會與城市大學合作,昨天發表《翱翔太空:香港新太空經濟的產業機遇》研究報告,建議香港發展衞星、無人機、感應器等十大產業領域,並提出加強教育及跨界別合作等相關政策建議。
- January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