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香港 News
-
風投交易萎縮 內地初創最傷
有美國調查機構發表報告指出,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A輪或以上的風投交易數量,中國大幅縮減50%至57%。若下降趨勢蔓延全球,創業投資將流失2184億港元,對初創帶來沉重打擊。
- Posted March 26, 2020
- 0
-
世衞號召辦抗疫黑客松 徵集新意念打全民戰
財經頻道CNBC報道,世界衞生組織(WHO)夥拍Facebook、微軟、Twitter、Pinterest等科企,鼓勵開發者參與黑客松活動,冀藉比賽研發創新軟件方案。
- Posted March 26, 2020
- 0
-
眾安銀行開業 存息1厘吸客 港首家虛銀 5分鐘設立賬戶
眾安銀行(ZA Bank)昨日宣布正式開業,搶閘成為本地首家面世的虛擬銀行。該行現階段只提供基本的存款、貸款和滙款等個人銀行服務,存息則較傳統銀行為高,活期存款利率達1厘。
- Posted March 25, 2020
- 0
-
美代購平台Instacart疫市多請30萬人
美國生鮮代購初創Instacart計劃未來3個月,在北美額外聘用30萬名員工,特別是在加州、紐約州地區,為當地家庭代買日用品。
- Posted March 25, 2020
- 0
-
科大AI發燒偵測系統助防疫
發燒是新冠肺炎的常見病徵,香港科技大學近日研發出一套「智能發燒偵測系統」(SFSS),聲稱能同時檢測最多100名、最遠10米外的途經人士有否發燒,準確度達正負攝氏0.2度。
- Posted March 25, 2020
- 0
-
虛擬招聘博覽涉700空缺 攻創科求職者 配對遙距面試
數碼港將於4月3日至4日舉辦「數碼港虛擬招聘博覽2020」,是全港首個公開的虛擬互動招聘博覽,吸引逾120家大型企業及初創參與,提供逾700個職位。
- Posted March 25, 2020
- 0
-
環球推動科創四大新趨勢 (車品覺)
最近在好奇心驅使下走訪了不同的相關機構,發覺有幾個現象值得跟大家分享,包括:金融機構與創新孵化器之間的邊界變得愈來愈模糊、知識產權(包括數據)的有效估值對融資很有幫助等。
- Posted March 24, 2020
- 0
-
Teams新功能便利遙距開會
微軟的通訊及協作軟件Microsoft Teams是坊間常用的遠程會議工具之一。微軟早前預告添置一系列新功能,包括會議環境降噪、支援離線傳訊等,提升遠程溝通與協作的效率。
- Posted March 24, 2020
- 0
-
城大研發高效太陽能電池
全球近年大力推廣採用太陽能,應對能源短缺及環境污染問題。香港城市大學研發出全無機倒置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宣稱為迄今效能最高的同類裝置,可低成本生產。
- Posted March 24, 2020
- 0
最新文章
-
北上消費|WeChat Pay HK擴大支付覆蓋至內地個人小商戶
WeChat Pay HK宣布,即日起擴大其跨境支付覆蓋至內地個人小商戶,包括深圳的士。港人於內地小攤檔品嚐當地美食、逛花市辦年貨、乘搭深圳的士等,均可用港幣付款。WeChat Pay HK自動將人民幣交易轉為港元結算,且不收手續費。
- January 27, 2025
- 0
-
GRWTH|四大學試用AI教授 支援情緒探索興趣
大學教育講求自主學習,師生關係亦隨之轉變。課堂以外的情緒支援,如今可交由人工智能(AI)「教授」代勞。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高級顧問(創業)黃岳永領導開發的AI聊天機械人Prof E,現時於本港4間大學的7個學系試用。
- January 27, 2025
- 0
-
家校平台AI蒐數據 港15中小學探用
身為父親的GRWTH副行政總裁黃思偉聯同團隊,開發「AI跨系統正向/多元智能發展平台」(PMI),希望整合系統資料發掘學生潛能。現時共有15間本地學校參與成為GRWTH計劃夥伴,在校內試用PMI平台。
- January 27, 2025
- 0
-
AI未來五年內洗牌 淘汰9200萬崗位
人工智能(AI)技術加速自動化,勢將打破不少上班族飯碗。世界經濟論壇(WEF)發表《2025年未來就業報告》,發現AI反而造就更多新工作,預計2030年創造1.7億個新就業機會,但同時淘汰9200萬個職位,等於淨創造7800萬個新工作。全球半數僱主考慮內部重組,把員工從AI威脅的工種,轉移到組織內其他職位。
- January 10, 2025
- 0
-
人事調任|李冠德任佳能香港CEO
佳能香港宣布即日起委任李冠德(Gary Lee)為佳能香港行政總裁(CEO),將帶領佳能在香港、澳門及大灣區的整體業務營運。
- January 3, 2025
- 0
-
城大科研|設生物醫學院 冀吸引藥企港研發
香港城市大學昨成立生物醫學學院,包括生物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及神經科學3個學系,旨在發揮城大在生物科學、生物科學工程、神經科學及數碼醫學等方面的科研實力,透過突破性的跨學科研究,為生命和健康科學等議題提出解決方案。
- January 3, 2025
- 0
-
中國版星鏈|國產低軌衞星在港商用測試
上海垣信衞星科技建設及營運的「千帆星座」,被譽為中國版星鏈(Starlink)系統,為內地首個進入組網階段的巨型商用低軌衞星星座。
- January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