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香港 News
-
數碼轉型從政府開始(莫乃光)
但對於普通市民而言,最貼身和貼地的科技應用──政府電子服務又有否與時並進?當我們的政府推動創科的目光只懂投向大灣區、珠三角和前海,又有沒有檢視服務800萬市民的科技能否配合市民的需要?
- Posted May 12, 2017
- 0
-
支持微型創業公司 (老占)
按照傳統競爭的理論,科技會讓創業的門檻降低,一些傳統老公司將被新型小公司取代。如果創業者今天要進入一個市場,就要做這市場不允許、不敢、不願做的事。
- Posted May 12, 2017
- 0
-
科網贏家 不離數據(郝承林)
股神畢非德為何未能捕捉科網投資機遇?其好友蓋茨說得好:「畢非德就是想現在便知道,5到10年後這家企業還會否是王者。這在科技行業根本不可能預測。」
- Posted May 12, 2017
- 0
-
金管Open Sir教路 銀行開戶無難度(凌通)
不少企業受「開戶難」問題困擾,金管局就此與銀行磋商解決方法,並採取連串改善措施,包括在官方網站開闢專頁及特設專用電郵,收集及解答企業疑問,又增加一個名為「Open Sir講場」的專欄
- Posted May 12, 2017
- 0
-
Snap績差股價瀉逾兩成 用戶增長放緩 收入未符預期
Snap行政總裁施皮格爾無懼fb,稱被人抄襲代表自己成功,還暗嘲fb這樣做只是第二間雅虎。不過,業績令投資者很擔心,Snap股價昨天早段一度大跌23.5%,低見17.59美元。
- Posted May 12, 2017
- 0
-
Uber屬運輸公司 歐指執業須領牌
受多宗醜聞困擾的召車軟件Uber又要面對新挑戰,歐洲法院的顧問昨指出Uber是運輸公司,故必須依照歐盟法規申請執照才能執業,這令Uber在全歐盟或面對十分嚴格的監管。
- Posted May 12, 2017
- 0
-
Netflix活用大數據 網絡電視顛覆全球市場
隨着Netflix等網絡電視OTT興起,觀眾追劇習慣已從被動跟隨電視節目表,改為主動點播網絡串流影片,隨時隨地想看什麼就看什麼。
- Posted May 12, 2017
- 0
-
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存挑戰 (朱鼎健)
若要粵港澳的經濟一體化,各方必須承認在體制上的差異,然後設法克服。例如香港的經濟屬自由開放型,亦高度國際化,市場上超過九成五為中小企;而內地的大灣區則主要由政府主導,所以政策推行會較容易收效。
- Posted May 11, 2017
- 0
-
粵港澳大灣區——歷史、意義及香港定位 (劉麥嘉軒 譚曉林)
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結構以製造業、創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為主,目前擁有約六千六百萬人口,面積約五萬六千平方公里,地區生產總值規模約一萬三千億美元。這些基本條件毫不遜色於三藩市灣區、紐約灣區及東京灣區。
- Posted May 11, 2017
- 0
最新文章
-
北上消費|WeChat Pay HK擴大支付覆蓋至內地個人小商戶
WeChat Pay HK宣布,即日起擴大其跨境支付覆蓋至內地個人小商戶,包括深圳的士。港人於內地小攤檔品嚐當地美食、逛花市辦年貨、乘搭深圳的士等,均可用港幣付款。WeChat Pay HK自動將人民幣交易轉為港元結算,且不收手續費。
- January 27, 2025
- 0
-
GRWTH|四大學試用AI教授 支援情緒探索興趣
大學教育講求自主學習,師生關係亦隨之轉變。課堂以外的情緒支援,如今可交由人工智能(AI)「教授」代勞。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高級顧問(創業)黃岳永領導開發的AI聊天機械人Prof E,現時於本港4間大學的7個學系試用。
- January 27, 2025
- 0
-
家校平台AI蒐數據 港15中小學探用
身為父親的GRWTH副行政總裁黃思偉聯同團隊,開發「AI跨系統正向/多元智能發展平台」(PMI),希望整合系統資料發掘學生潛能。現時共有15間本地學校參與成為GRWTH計劃夥伴,在校內試用PMI平台。
- January 27, 2025
- 0
-
AI未來五年內洗牌 淘汰9200萬崗位
人工智能(AI)技術加速自動化,勢將打破不少上班族飯碗。世界經濟論壇(WEF)發表《2025年未來就業報告》,發現AI反而造就更多新工作,預計2030年創造1.7億個新就業機會,但同時淘汰9200萬個職位,等於淨創造7800萬個新工作。全球半數僱主考慮內部重組,把員工從AI威脅的工種,轉移到組織內其他職位。
- January 10, 2025
- 0
-
人事調任|李冠德任佳能香港CEO
佳能香港宣布即日起委任李冠德(Gary Lee)為佳能香港行政總裁(CEO),將帶領佳能在香港、澳門及大灣區的整體業務營運。
- January 3, 2025
- 0
-
城大科研|設生物醫學院 冀吸引藥企港研發
香港城市大學昨成立生物醫學學院,包括生物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及神經科學3個學系,旨在發揮城大在生物科學、生物科學工程、神經科學及數碼醫學等方面的科研實力,透過突破性的跨學科研究,為生命和健康科學等議題提出解決方案。
- January 3, 2025
- 0
-
中國版星鏈|國產低軌衞星在港商用測試
上海垣信衞星科技建設及營運的「千帆星座」,被譽為中國版星鏈(Starlink)系統,為內地首個進入組網階段的巨型商用低軌衞星星座。
- January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