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數據經濟五大趨勢(湛家揚博士)
目前,大多數公司專注於關鍵績效指標(KPI)儀錶板、機器學習模型、商業分析,以及最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然而,未來3至5年的數據經濟,會是什麼樣子呢?
- Posted November 14, 2024
- 0
-
人類直覺判斷難被AI淘汰(車品覺)
大概一年前,我為內地出版社翻譯了一本名為《小數決策》(Decisions over Decimals)的書籍,背後原因是看了英文原文版本後,覺得書內很多觀點很有意思,值得推薦給廣大的中文讀者。
- Posted November 13, 2024
- 0
-
污水監測獲獎 輸出技術契機(鄧淑明博士)
新冠疫情彷彿已成回憶,但近日「全港性污水病毒監測計劃」在2024年度國際水協會(IWA)項目創新獎的「績效改善與營運解決方案」組別榮獲金獎,讓人重溫舊事,也提醒我們前進的方向。
- Posted November 12, 2024
- 0
-
華府科技政策回復「美國優先」(方保僑)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落幕,特朗普再度當選執政,預計將又一次帶來一種「美國優先」的實用主義科技政策,特別是推動美國科技自主、加強國防科技應用和減少監管方面。
- Posted November 11, 2024
- 0
-
時間快照隨手記錄創意(黃岳永)
人們常常說興趣和工作是兩回事,但筆者想嘗試把兩者結合。近日,我接受了媒體的合作邀請,創作一個關於新科技的專題內容,探索包括人工智能(AI)在內的創新科技如何影響日常生活。
- Posted November 8, 2024
- 0
-
數碼轉型贏家五大策略(湛家揚博士)
數碼轉型已經不是一個選項,而是每間公司必須面對的課題。然而,失敗的項目多於成功的項目,為什麼?最近,我與來自金融服務、零售、建築、會展等行業的數碼轉型領導者們,討論了數碼轉型的關鍵成功因素。
- Posted November 7, 2024
- 0
-
數據與AI的成功密碼:思維、技能與工具的融合(李沛陞)
無論是企業決策、醫療診斷還是個性化推薦,數據與AI的應用無處不在。然而,要在這個領域取得成功,僅僅依賴技術是不夠的。成功的關鍵在於思維(Mindset)、技能(skillset)與工具(toolset)的完美融合。
- Posted November 6, 2024
- 0
-
國際數據便捷流通惠民利商(車品覺)
近日看到數字政策辦公室的報告提到:「數據對推動創新及引領高質量經濟發展中發揮戰略性作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充分把握數據作為推動經濟增長及數字經濟和社會的新引擎。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 Posted November 6, 2024
- 0
-
大埔5G禁區解封 促進數碼化(方保僑)
由於大埔地區過去受限於衞星設施的干擾風險,通訊辦一直未能開放3.5GHz頻帶操作的5G無線電基站,以致該區5G覆蓋相對不足。最近,通訊事務管理局宣布於10月30日起解除大埔的3.5GHz頻帶限制,帶來正面的影響。
- Posted November 4, 2024
- 0
最新文章
-
全新視角觀賞熊貓寶寶生活(林國誠)
「熊貓TV」正式進入第二階段,新增設置於「大熊貓之旅」的6支鏡頭並引入多項嶄新功能,讓市民能以全新視角、多角度、更自由的方式觀賞「盈盈」、「樂樂」,以及牠們的龍鳳胎寶寶「家姐」與「細佬」的生活點滴。隨着這些升級功能的推出,熊貓熱潮勢必再掀高潮!
- February 21, 2025
- 0
-
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的變革:重新定義人機互動的未來(吳壽冠)
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成為了當前技術領域的一大熱點。這種類型的AI不僅僅是回答單一問題,而是能夠主動地幫助用戶分解問題、執行任務,並在多輪互動中提供更高效、更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 February 20, 2025
- 0
-
三秘訣提升個人競爭力駕馭AI(鄧淑明博士)
中國人工智能(AI)初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今年技驚四座,震撼全球之餘,也為各行各業的數碼化提速,預計將為全球創造更多科技相關的新職位。
- February 20, 2025
- 0
-
美國倡國際加強AI合作(車品覺)
新任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在法國巴黎人工智能峰會的一段講話:「我們這屆政府相信,人工智能(AI)在經濟創新、就業創造、國家安全、醫療保健、言論自由及其他領域,擁有多不勝數的革命性應用。如果此時就限制其發展,不僅會讓已佔據行業地位的企業不公平地受益,還扼殺了這一代人所見過最有前景的技術。」
- February 19, 2025
- 0
-
OpenAI理想與現實交戰(黃岳永)
OpenAI於2015年以非牟利組織的形式誕生,更以開源精神聞名。但隨着公司走向商業化,逐步轉向封閉策略。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最近坦承,OpenAI在開源策略上「站到歷史錯誤的一方」。
- February 18, 2025
- 0
-
港迎內地科企國際化浪潮(方保僑)
近期,人工智能(AI)領域的超新星DeepSeek被發現在香港註冊子公司,引起業界關注及廣泛報道,顯示內地科技企業加快國際化進程的趨勢,也再次突顯香港作為創業與融資熱點的優勢。
- February 17, 2025
- 0
-
DS處理中文內容精確自然(林國誠)
人工智能(AI)市場迎來一股新熱潮,DeepSeek(DS)憑藉高效能大型推理模型DeepSeek-R1及開源模型DeepSeek-V3,在語言理解與模型優化方面展現出強大實力,特別在中文語言處理更具優勢。
- February 14, 2025
- 0
EJ Tech Video
POPULAR POSTS
-
Grok 3|馬斯克「最醒」AI模型登場 Grok 3香港可用 月費170元
-
點語成丹青|港首辦成語變畫作AI比賽 120間中小學參與 收逾千作品
-
AI「炒散」|AI模型接編程散工 獨立開發力遜人類
-
EzyGreenPak|環保袋減廢遇熱水即溶 港EzyGreenPak專利 今屆渣馬採用
-
EzyGreenPak|自家平台監控碳排 助家族工廠轉型
-
DeepSeek|據報新增互聯網訊息服務
-
AI大戰|馬斯克聊天機械人Grok 3亮相 稱性能勝DeepSeek
-
神經元記錄|哈佛研CMOS矽晶片 記錄神經細胞活動
-
X危機?|馬斯克旗下X傳以3432億估值洽融資
-
AI研究院|理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