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AI令思維視覺化(黃岳永)
如今人們的休閒時間早已被智能手機和各種流動設備所佔據,「發白日夢」的時間自然大減。的確,相較於手機上多彩的畫面,我們腦海內的想法總是顯得不太吸引,畢竟並非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的想法具體展現出來。然而,人工智能(AI)出現後,這個問題已迎刃而解。
- Posted March 15, 2024
- 0
-
《繁花》(葉成輝博士)
最近一口氣看完三十集內地電視連續劇《繁花》,它改編自金宇澄的同名小說,講述九十年代的上海,在改革開放下,滿是機遇與希望。男主角阿寶(胡歌飾)在黃河路上打滾,得到幾位戰友包括爺叔(遊本昌飾)、夜東京老闆玲子(馬伊琍飾)和外貿大樓汪小姐(唐嫣飾)的協助,加上敢搏敢做的幹勁,從商界後起之秀,搖身一變成為叱吒風雲的黃河路寶總。
- Posted March 15, 2024
- 0
-
5.5G與衞星通訊的潛力(林國誠)
上周筆者分享從世界流動通訊大會(MWC)體會到人工智能(AI)帶來的機遇,本星期談談5.5G(又稱5G-Advanced)。本屆MWC主題正是「超越5G」,這不僅是5G的進階版,更是邁向6G重要一步。
- Posted March 15, 2024
- 0
-
數字化推進中國現代化發展(廖錦興博士)
國務院總理李強上周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表示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列為十大工作任務的首項。筆者相信在政策推動下,數字經濟對經濟發展的直接與間接貢獻將不斷提升,以數字化推進國家現代化建設,是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一個主要策略。
- Posted March 14, 2024
- 0
-
蘋果棄造車轉攻AI啟示(葉文瀚博士)
蘋果公司傳出放棄其耗資數十億美元的造車計劃,隨即惹來廣泛關注。蘋果本來想藉進軍汽車行業,與特斯拉(Tesla)等公司競爭,在這領域分一杯羹。然而,基於技術挑戰及利潤率考量,蘋果選擇把重點轉向人工智能(AI),這策略轉折引起人們對其未來走向熱烈討論。
- Posted March 13, 2024
- 0
-
美國加強數據跨境審查(車品覺)
2024年2月28日,美國拜登政府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發布一項行政命令,保護當地個人敏感數據免遭「受關注國家」利用。白宮強調這並非破壞美國維護開放互聯網的承諾,但對一直主張數據跨境自由流動的美國而言,此舉無疑代表其數據政策和法律的重大轉變,首度創建美國人數據跨境傳輸的審查機制。行政命令核心訊息主要是以下幾個:
- Posted March 13, 2024
- 0
-
電子病歷互通的私隱疑慮(鄧淑明博士)
政府計劃在未來5年斥資14億元把「醫健通」升級成「醫健通+」,集統一電子病歷、治理流程、健康工具及數據平台等功能於一身。升級後,既可載入全港700多萬人由出生到死亡的資料,亦可容納跨境醫療數據。醫健通這個電子健康紀錄系統在2016年推出,讓醫護在病人授權下,讀取病人在公私營醫療機構的病歷資料,有助減少醫療失誤,也避免病人重複做不必要的檢查。
- Posted March 12, 2024
- 0
-
香港「走塑」大行動 (方保僑)
近年,世界各地都在減少使用塑膠物料,特別是用完即棄的塑膠製品,並尋找其他替代品。2022年3月,全球175個國家的代表(包括中國)在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5)達成協議,開始草擬一項全球性協定,以解決全球的塑膠污染問題。香港特區政府在2021年2月公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以實現「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為願景,提出應對直至2035年廢物管理挑戰的策略、目標和措施,並訂下六大主要行動。行動居於首位的「全民減廢」,當中一項主要措施就是政府建議分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以及探討處理其他單次使用塑膠的需要。
- Posted March 11, 2024
- 0
-
從MWC體會AI帶來的機遇(林國誠)
筆者每年都出席在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辦的MWC(Mobile World Congress,世界流動通訊大會),既參觀展覽,也趁機與世界各地的電訊行業專家交流。
- Posted March 8, 2024
- 0
-
回憶備份推動夢想成真(林岳永)
夢境一直是人們感興趣的話題,我們入睡後,意識應該已經消失,腦海卻會出現各種奇妙的夢境。夢中出現過的人物、地點、事件,有些是過去經歷過的事情或曾到訪的地方,有時還會夢到從未遇過的情景,然後在現實中驚訝「我發夢見過」的情況出現。
- Posted March 8, 2024
- 0
最新文章
-
實踐可持續建築減廢方案(鄧淑明博士)
據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出,近年香港的公營部門及私營公司,每年建築工程費用總開支達到3000億元,可為業界提供實踐可持續建築的黃金機會,把「ESG(環境、社會及管治)原則」納入大型建築項目,筆者深表認同。
- April 17, 2025
- 0
-
提示工程五大趨勢(車品覺)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正在快速發展,其中一個特別重要的領域,叫做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
- April 16, 2025
- 0
-
青春期與情緒反思的力量(黃岳永)
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迷你劇《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一上架便成為全球最熱門影集榜首,能夠迅速引起廣泛討論,皆因故事夠「貼地」。
- April 15, 2025
- 0
-
吉卜力漫畫化掀版權爭議(方保僑)
近期,美企OpenAI推出的ChatGPT圖像生成功能掀起熱潮,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用戶以「吉卜力風格」等指令,把平凡照片轉化為動漫風格圖像。
- April 14, 2025
- 0
-
AI魔法時代降臨(林國誠)
近日,一打開社交媒體,隨處可見朋友分享的人工智能(AI)生成漫畫頭像,這些風格各異的創作,有的像日系動漫,有的似美式插畫,已成為新興的社交潮流。
- April 11, 2025
- 0
-
自律型AI代理革新醫療(賴志偉)
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迅速發展,已不再僅限於執行簡單任務,而是演變成具備高度自主性的智能系統。
- April 10, 2025
- 0
-
細談數字經濟七大試驗區(車品覺)
國家數據局近日正式指示天津、河北(雄安新區)、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四川等7個地區,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這一重大政策標誌着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進入深水區改革階段。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問題必須得到解決的時候。
- April 9, 2025
- 0